摘要:夫妻俩送孩子到机场,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真情流露的诗——《送儿远行》。《送儿远行》写于十年前的2009年,作者就是曾凭借《献给母亲》、《摆渡人》等诗篇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的“网红”诗人黄惠波。

你还记得五四青年节么,或者你还记得曾经的五四青年节么?

那时候你是儿子或女儿,后来你成了父亲或母亲,甚至成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人生就是这样,在角色转换中完成使命,在完成使命中绽放生命。

请听一个老青年对一个新青年的诉说——《送儿远行》,或许你能从中找回自己的影子!

请伴着朗诵阅读

朗诵者:一舟

《送儿远行》

——黄惠波

清晨送你上京去

脆弱的是我

不是你

你在机场的“送客止步”处

拍拍我们的肩膀

故作轻松地说“你们回去”

妈妈想再拉拉你的衣角

可你已转身挤在人群里

刹那间我的眼里涌起泪水

而你妈的泪珠早已往下滴

孩子哟,这是我们幸福的泪

你长大了就要展翅在广阔的天地

目送着你的背影远去依稀

忍不住往你的手机发一条牵挂的信息

你突然回头向我们挥挥手

我分明看到你也泪眼朦胧

我明白了,孩子

这就是咱中国人的情怀啊

三十年前少年的我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时

也是这样的清晨

你的祖母把我送到村口

坚强的我也是这样临别依依

.....

1

《送儿远行》写于十年前的2009年,作者就是曾凭借《献给母亲》、《摆渡人》等诗篇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的“网红”诗人黄惠波。

黄惠波,著名诗人、老教育工作者,现居深圳

2009年,黄惠波先生家迎来了人生的一件大事: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在深圳的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校读书的儿子,这一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大学。

夫妻俩送孩子到机场,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真情流露的诗——《送儿远行》。

2

轻读着诗篇,心中感慨万千。诗中描绘的一幕幕画面让我忍不住想起自己第一次离家上大学时的情景。

临开学前,父亲送我到火车站。列车启动不到十分钟,父亲的电话就来了。

“刚刚过去的那列火车就是吧,我看到了。”

“嗯,应该是”我含糊地回答着。

“到了回个电话,路上小心点!”父亲还在嘱咐着什么。

列车快得让我来不及回头,只知道车窗外此刻正有一名老父亲在牵挂着车厢内的儿子。

如今我已经成年,结婚生子以后,我也会跟当年父亲送我时一样,送自己的孩子怀志远行。

就像诗中的父子,血脉延续、代代传承。

3

初读《送儿远行》,以为只是一首送别诗;再读却发现,这更是一首“励志诗”。笔者多年追踪研究黄惠波的诗歌创作,发现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情真意切,这与他的教育思想是何等的一脉相承!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黄惠波无疑是一位“高明”的老师。一首《送儿远行》多像一出感人的“微电影”:父与子,家与国,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没有生硬的教导,没有自私的苛求,只有坚韧执着的爱。试想,怀揣着这样的诗句求学远行的青年学子,怎能不“刻苦学习”呢!

事实上,2016年,黄惠波的儿子就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成为社会有用人才。这让31年前24岁时就破格成为深圳最年轻的中学一级教师的黄惠波,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名家长”。不少人向他请教“教子之道”,然而,“身教重于言教”,又有谁真正深谙个中奥秘!

4

父母该给孩子怎样的爱、怎样的教育?不同年代、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

30多年来一直没有离开过教育工作的黄惠波,用自己的“身教”交上了一份漂亮答卷。

为人父母的你,正在书写怎样的答案?为人子女的你,又正在延续怎样的故事?

无论你现在处于哪个人生阶段,关键是不要让心中美好的青春远去!

每个人都终将老去,但奋斗的青春不老!青春万岁,奋斗不息!

来源:深圳全接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