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过去农村生活的,内容是一句俗语“饺子费,擀面省,不想过了烙大饼”,讲述的是,过去那个艰苦的岁月,人们都在“计较着吃喝”,以免落得青黄不接!这也是当时农村社会的写照。在农村,俗语有好多,一些是讲农业技术的,一些是观察天气的,而另一些则反映人情社会的,这些俗语大多隐含着一定的哲理,在农村已经百试不爽,今天小编分享三则关于农村亲戚的俗语,您们看看和自己的生活感觉有何不同?

  一、马上铜铃破,亲戚半个无

  农村的这句俗语,在我看来是表述一种递进的关系,“马上铜铃破,亲戚半个无”,这句俗语可以反想一下,如果马上的铜铃还是铮亮,也许还有不少的亲戚,原因在于马上的铜铃犹如汽车的喇叭,如果汽车喇叭坏了就一定要修,否则容易出事故,而铜铃也一样,如果铜铃破了都没钱换,也就说明了家道中落了,自然亲戚都没有了!这也是说明世态炎凉!

  二、姨表亲,不叫亲,死了姨娘断门亲

  在农村,俗话说“一代亲,二代表”,其实往往有些亲戚到不了二代、三代就不了了。这其中有何缘故呢?常听村里长者说“姨表亲,不叫亲,死了姨娘断门亲”,虽说这句俗语有些狭隘,但是,仔细想来,还是有些道理的!在农村,所谓“三亲三不亲”,其中姨娘是一亲,而姨夫则是“一不亲”,主要是,在农村亲缘关系多以血缘有关,有些时候,一旦最亲的一代去世了,剩下的在岁月的洗礼下,交往也日渐的生疏,就如我大姨家一样,在外省,一年见不了一面,而几个大姨表,很多都认不清,毕竟岁数相差太多。

  三、谷满仓,亲戚往;仓断谷,人不入

  在过去,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德,而如今有些亲戚却难以言表!俗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谷满仓,亲戚往;仓断谷,人不入,这不就是说的亲戚间的冷漠,一切都是“向钱”的情况吗?当你富裕时,你是宝,亲戚常来常往,而一旦富贵不栽,谷仓见底,谁还会登门!在这些亲戚里,他们想“去那干嘛,还得搭着礼,又拿不了什么东西,这不是赔本的买卖吗?”

  在农村,亲戚间的关系真的只是如此吗?在我看来,这只是其一,毕竟亲戚间如今生活都好了,谁也不差这点东西了,只要用心交往,一定能换来“百年的亲戚”!你们说是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