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聂孝基 金晶转载/长安剑(微信公众号ID:changan-j)

  

  长安君:今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穿过时间的长河,是什么让“枫桥经验”历久弥新?在枫桥人的眼里,枫桥经验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一段历史,三代人生,六位亲历者,伴随着枫桥经验的诞生、发展、涅槃和创新。

  董光,90岁,1928年10月出生,原浙江省委政法领导小组副组长,“枫桥经验”初稿起草人之一。

  杨光照,68岁,1950年8月出生,枫桥派出所原民警,现“老杨调解中心”负责人。

  王水芳,69岁,1949年7月出生,枫桥镇岫山村党支部原书记。

  杨叶峰,39岁,1979年1月出生,诸暨市公安局副局长、枫桥派出所所长。

  金均海,45岁,1973年11月出生,枫桥镇党委书记。

  张丽,40岁,1978年9月出生,“心起点”家庭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

  记者手记

  接到采访任务后,我们在暮色中启程,从云南昆明和浙江杭州,奔赴诸暨,拜会枫桥。

  在火车上,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去年刚刚大学毕业,分到枫桥派出所工作。

  “你对枫桥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问他。

  “我觉得是那里的人。”他回答得有些意味深长。

  我追问,他说:“你到了那里就知道了。”

  24分钟后,诸暨火车站到了,这个与“人”有关的枫桥渐渐在我们眼前展开。

  有这样几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片段一

  

  能成功约到董光老先生采访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惊喜。

  他是“枫桥经验”初稿起草人之一,今年已经90岁了。

  10月28日下午3时,我们一行八人如约抵达董光住处。穿着蓝白格子衬衫和灰格坎肩的老先生,满头银发整齐后梳,精神矍铄。

  枫桥经验的起源像画卷,在他的讲述中一幅幅重现:“试点选在枫桥倒不一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历史往往是一种巧合。当时枫桥的农业生产、政治状况、工作基础等都比较好。”

  枫桥经验的诞生涵盖了天时地利人和。

  1963年11月上旬,杨永恒、董光和徐贤辅三人开始研究起草枫桥经验的成果。成稿后,董光带着稿子去北京,送公安部审查。

  “那是我第一次乘飞机,来回太匆忙了,都没来得及激动。从杭州笕桥机场飞到北京,中间还得停在济南加油。飞机只能在六到七百米的高度飞,速度很慢。拿到公安部的修改意见后,我们马上飞回。回来后又修改了一稿。”

  几天后,11月20日,毛泽东同志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至此,“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

  “这就是枫桥经验的诞生过程了。后面的事,我没有再参与了。回首枫桥事,悠悠已半纪。岁序迭更迁,精神一以贯。这是纪念枫桥经验五十周年时,我写的诗。55年过去了,真是弹指一挥间。”董光呷了一口茶,对我说。

  “枫桥经验,归根到底是不忘初心。”

  片段二

  

  枫桥镇不大,派出所、检察室和法庭都在附近。路面干净整洁,街道路面车辆有序停放,仔细一看,所有车头都是朝同一个方向,没有例外。

  10月27日上午,我们来到了老杨调解中心。一身黑色西装,胸前别着人民调解员徽章的杨光照正在主持调解一起案件。

  “希望下次见到你们,是在茶室而不是调解室”,杨光照拍着调解双方的肩膀笑,一场纠纷在谈笑中结束。

  50后的杨光照,是原枫桥派出所民警,现在是老杨调解中心的负责人。

  2003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纪念毛泽东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会议上提出,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使“枫桥经验”在维护我省社会稳定中显示更强的生命力。

  5年后,“老杨调解室”应运而生,两年后更名为“老杨调解中心。”

  调解中心里有个大柜子,里面存放着一百多本泛黄的工作日记,记录着杨光照从警24年来的点点滴滴。

  68岁的杨光照笑着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愿意一直做下去。”

  “过去调解,老同志是长辈,带着笑脸,说几句好话,用长辈的权威三言两语把矛盾解决了、纠纷化解了。现在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增强,我们就必须要以法理情,进行综合的分析、协调,用法律来疏导,用道理来说服,用人性化的感情来疏导,也能真正从根源上化解矛盾。”

  调解室内有块电子屏幕,写着“在线矛盾调解”,杨光照自豪地说:“以后可以选择在网上调解,不一定到现场了。”

  片段三

  

  枫桥经验公安史迹馆,位于枫桥派出所二楼,是全国唯一一家位于派出所内的纪念馆。

  27日下午,我们在这里见到了采访对象,诸暨市公安局副局长、枫桥派出所所长杨叶峰。

  如今的枫桥,用杨叶峰的话来形容,就是“早上有人执勤,白天有人调解,晚上有人巡逻”。杨叶峰说,“我们组织民警挨家挨户进村走访,被群众称作邻家警察”。

  2013年,习近平同志对“枫桥经验”再次作出重要批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传统,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一时间,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平均每三个人,就有一个参加社会组织。

  为什么枫桥民间社会组织得以蓬勃发展?枫桥镇党委书记金均海说:“彻底解决温饱之后,群众在精神上有了更多的需求,这个现象在大城市并不稀奇,但在乡镇村一级出现,就是经济高速发展与践行枫桥经验的可喜结果。”

  “如果说政府治理是经线,社会组织是纬线,经纬交织的治理网格才是牢不可破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改变了政府一元的管理制,一元变多元了。”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枫桥停车的方向都是统一的?”聊天时,金书记问我们。“为打造雪亮工程,构建智慧枫桥,我们安装了777个高清探头,52个自动抓拍探头。街面秩序规范就是我们集镇管理的要求之一。”

  “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采访即将结束时,这位70后的镇党委书记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