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师傅一直想继续学习英文,但由于工作太忙,直到8年前到BRT当驾驶员,才开始趁着空闲时间自学。陈师傅今年53岁,自学英语已经8年。

“The terminal is here. Please get off in order ……”略带有闽南地瓜腔口音,快6路公交驾驶员陈中柱流利地说着英文,虽貌不惊人,但他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扫地僧”,不经意间开口,总能“震惊四座”。 陈师傅今年53岁,自学英语已经8年。每天下班后,只要有时间,他就独自上山朗读英语。尽管只有初中学历,陈师傅凭着对英语的热爱,不仅说得一口流利的口语,还经常将其运用到工作中。 自学成才 把书本翻烂三套 古有“韦编三绝”,而陈师傅手中的新概念英语,因为翻阅次数太多,8年来已更换第三套了,目前在用的这本书也已经翻得破损了。除了新概念英语外,他还经常翻阅许国璋英语、美国初级英语,因为从事交通行业,他又自学了铁路商务英语。 对于英语,他就是“痴”———随身携带录音机,走路时背背英语单词,在场站休息时听听英语广播,下班了,常常独自一人拿着书到前埔公园、磨心山上朗读,直到夕阳西下看不清字时才回家。 虽然不善言辞,但只要说起英语,他顿时神采奕奕。陈师傅说,儿时因为家中变故,他念到初中就暂停学业,当年只是短暂地接触过英语,但就此埋下了兴趣种子。 真正让他觉得英语有用的是一次载客经历。上世纪90年代,陈师傅开出租车时,看见2名外国女子在路边打车,前面几辆出租车因为听不懂英语而不敢载客。轮到陈师傅时,他听出来外国女子说的是“悦华酒店”,连忙用手势表示“OK”。 “学习没有诀窍,就是自己想学,觉得学得有用。”陈师傅一直想继续学习英文,但由于工作太忙,直到8年前到BRT当驾驶员,才开始趁着空闲时间自学。没有老师,他就买教材自己啃,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背诵。渐渐地,他能看懂听懂的英文越来越多。 学以致用 经常热心帮忙指路 这位“英语达人”经常学以致用。今年正月初十,在高崎机场BRT站,陈师傅遇到一位迷路的外国男子,因为语言不通,男子已经滞留一个多小时,看上去手足无措。陈师傅上前交流得知,对方要去T3航站楼。陈师傅连忙告诉对方,因为疫情原因链接线停运了,要赶上飞机,得尽快打车前往。 “每一次帮助到别人,都感觉很高兴,觉得自己没有白学,这些成就感支撑我继续学下去。”在开车过程中,陈师傅偶尔也能遇上问路的“老外”,他总是热心地帮对方指路。老外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表示感谢。 面对周围人的赞扬,陈师傅很谦虚,他认为学无止境,自己学得不够深入,还需要下苦功夫。下班后,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翻书,甚至连儿子的课本都拿起来学习。除英语外,他还自学国学、花卉等知识,遇到有兴趣的话题,他就买书来看、来学。

“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学业被中断,长大后便想抓住每个学习机会。”陈师傅说,只要坚持下去,一年不行就两年、三年,学习一定会有收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