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倩忙着用自己的爱去给孩子设定人生,却没有问问英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英子想追逐自己的梦想,但她又害怕辜负妈妈的爱,只能哭着喊:“对不起,是我没有做好你们的女儿,是我没有变成你们心里想要的那个样子,对不起。

黄磊、海清、沙溢、陶虹饰演的《小欢喜》已经进入完结倒计时,前几天播出的“英子跳海”的剧情让很多人泪目,也成了微博热搜。这也是继《小别离》之后黄磊海清合作的又一部良心大片。
失眠、焦虑、抑郁……一直乖巧懂事的好孩子英子,终于因为妈妈反对自己考南大情绪崩溃、离家出走。
小陶虹饰演的妈妈宋倩在后面追着英子,声嘶力竭地问她:“你为什么非要去南大啊?”
英子哭着说出心里一直想说却不敢说出来的话:“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那一刻,自以为把爱都给了孩子的宋倩脸上的表情是震惊也是懊悔:我爱孩子,是错了吗?
当妈妈的都能体会,自己投入了所有的心血,最后,却是让孩子想要逃离自己,当下的心情是多么的难受哦,这一幕看的,我也是泪流满面(我老公在旁边一边给我递纸巾一边嘲笑我)
宋倩对英子,真得是投入了自己所有的心血——
为了给女儿更好的学习条件,她花巨资装了隔音墙、每天一早不辞辛苦地炖煮补品;
为了陪英子准备高考,她辞掉了工作、专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甚至为了预防孩子一点点“早恋”苗头,她和自己最好的闺蜜翻脸;
她一遍遍地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妈妈最爱你、你是妈妈的一切、你是妈妈所有的希望……
但就像微博“英子跳海”话题底下点赞最多的留言里说的:“为你好”三个字太沉重了。
2
宋倩一直努力在做个好妈妈,可她的失败恰恰在于是爱太多:
宋倩一定要英子考清华北大,高考誓师大会她不顾孩子的想法,一定要在心愿气球上写“考上700分”;
英子偶尔考了第二,宋倩就数落:“都考第二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
英子花了很多精力准备天文讲解,妈妈却觉得这是浪费时间,甚至试图当众把她从演讲台上拉下来。
一边是妈妈的希望,一边是自己的梦想,英子在两边苦苦挣扎,连续三十几天夜夜失眠。
终于,当她听到一直懂她、理解她的刘静阿姨得了癌症的消息后,她崩溃了。
紧接着便有了开头那场离家出走、跳海的戏。
3
英子是不懂事吗?
不是的。
她恰恰是整部剧中最努力、最懂事的孩子。
每次争吵过后,她都十分后悔,偷偷写小纸条向妈妈道歉;
明明海参腥腻的让她想吐,可为了让妈妈高兴,英子忍着恶心笑着说“好吃”;
当她明白因为爸爸和自己走得太近,让妈妈不开心之后,非常坚定地和爸爸说:“如果非要我在你和我妈之间选择的话,我只能选择我妈。我妈太可怜了,她只有我。”
孩子其实是明白的,她理解妈妈控制背后的焦虑其实是害怕失去自己,因为自己是妈妈的唯一。
可当矛盾一次次发生,孩子一次次妥协的时候,她的心还是不可避免地和妈妈越来越远。
被逼到喘不过气来的英子,最终失眠、焦虑、抑郁,甚至跳海。
宋倩忙着用自己的爱去给孩子设定人生,却没有问问英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直到英子爬上大桥栏杆差点跳海的时候,才有勇气说出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
“你就是想为我好,可是你想过,我心里到底想要什么吗?
你对我已经够好了,你每天给我做饭,给我上课,照顾我的生活,我知道你不容易,是我想太多,我配不上你给我的爱。”
宋倩这个好妈妈的爱,最终成为了孩子的沉重的枷锁和负担。
英子想追逐自己的梦想,但她又害怕辜负妈妈的爱,只能哭着喊:“对不起,是我没有做好你们的女儿,是我没有变成你们心里想要的那个样子,对不起。”
所以,父母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成为你希望的样子,而是愿意给他足够的爱和信任。
“因为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足够的信任给予的力量,让他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站起来。”
就像剧中另外两个男孩子,他们虽然成绩不好,父母也着急他们的成绩问题,但是,最后童文洁为了方一凡艺考能过,花大钱请专业的老师指导;季区长为了能更了解儿子的喜好,去儿子喜欢的赛车俱乐部开赛车,去电玩玩电竞,甚至学习一些技巧充当了大神,跟儿子聊天。那么这两个孩子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平时调皮到无法无天的孩子方一凡,知道爸爸失业、家里经济艰难之后,悄悄出去打工为家里分担压力;
叛逆的季杨杨,在知道妈妈生病之后,跑去剃了光头要陪妈妈一起挺过化疗。
对妈妈来说,与其拼尽全力去做一个好妈妈、把什么好的都给孩子,不如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看到很多妈妈爱说,只要他能怎么样怎么样,我就愿意付出一切,你都没活明白,你怎么样给她做一个榜样?”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相信孩子的智慧,做他的定海神针。
我们别再拿着“为你好”,而去忽视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多倾听,多沟通,孩子成长的道路很长,选择的路也很多,我们要做的是,在孩子坚定选择了一条路之后,陪着他一起走过,而不是强迫他选另一条你觉得好走的路。
最近“黄教主”的语录也是很火,什么‘'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你们说了不算,我一个人说了算'......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就是这种太自我决定的样子,在每个家庭,每个父母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点影子。
如果你家有中考高考的孩子,请在这个关键时刻,更多的是陪伴,是理解,是倾听,不要强迫不要逼迫,不要做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