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安镇

原安镇易地扶贫搬迁姚河村示范点

姚河村全村349户1838人,2014年建档立卡237户995人,2018年计划脱贫101户428人,贫困发生率将下降至8%。姚河村广场湾易地搬迁工程共搬迁农户24户80人,其中贫困户15户61人,在实施易地搬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意愿,科学选址,科学规划,易地搬迁与发展养牛产业配套,修建高标准暖棚24座,为搬迁群众增收奠定基础,同时计划在哈拉、姚河2村新建光伏发电站2个,总容量1170千瓦,涉及贫困户39户164人,并联网国家电网,在满足贫困户自身用电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变现增收。目前,农户房屋已全部建成,预计年底可搬迁入住。

原安镇齐埂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园正祥养殖示范点

齐埂村辖6个村民小组362户1755人,耕地面积7184亩,人均耕地面积 4.09亩。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20户1021人,贫困发生率58.18%,近三年脱贫153户700人,现有贫困户67户321人,2018预脱贫40户188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7.1%。

原安镇坷老村开宁养殖饲草加工示范点

坷老村辖6个村民小组155户896人,有党员23名。耕地面积3617亩,人均4亩。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5户463人,贫困发生率为51.7%,近三年脱贫28户150人,现有贫困户78户343人,贫困发生率为32.28%,2018年预脱贫31户126人,贫困发生率将下降至20.65%。在县委办为帮扶下,坷老村围绕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聚焦脱贫攻坚,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

原安镇食用菌项目产业园

结合“三变”改革,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成立齐埂、关音联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日常生产管理。建成的食用菌精准扶贫项目创业园占地80亩,项目建设总投资626.9万元,通过土地流转使用土地,实现水电路三通,现建成种殖大棚35座(其中菌棒养生棚5座、生产大棚30座),每座占地1亩,可至少承载菌棒1.4万株;计划二期再建大棚30座,建设管理用房400平方米,建设50m×15m标准菌包厂1个,引进先进加工生产制作技术,同时与合作社签订收购产品协议,保证销售出路,从而带动实现贫困群众的劳务收入和分红收入。目前已经完成35座蘑菇棚的主体框架结构搭建,正在进行棚膜敷设,管理区、菌包厂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建成运营可至少带动30户贫困户或解决100人的就业问题,关音、齐埂两村集体经济收入37.56万元。

三合乡

三合乡新堡村基层组织建设及人居环境改善

新堡村地处三合乡东岔流域,位于原安镇与西吉县平峰镇交界处,距乡政府13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216户1003人,耕地面积5660亩,人均耕地面积5.6亩,以种养殖业及劳务输转为主要收入来源。2014年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户480人,贫困发生率为48%;经过几年的努力,减贫67户229人,现有贫困人口41户151人,贫困发生降至16.03%,为兰大二院帮扶的深度贫困村。今年以来,该村深入推进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狠抓人居环境改善,改造提升村级阵地,优化服务环境,助力脱贫攻坚。

三合乡润民产业公司扶贫车间

今年以来,三合乡结合“三变”改革,整合村集体发展资金,依托帮扶单位,采取“乡产业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建成了集收购、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润民小杂粮加工基地暨扶贫车间。分别在新堡、段渠两村各流转土地1000亩,配发地膜12吨、胡麻籽4吨、黑谷子籽1吨,种植胡麻和黑谷子各1000亩,为扶贫车间原材料的收购提供了原料保障。

三合乡北岔流域生态造林示范点

今年三合乡按照经济生态融合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平安、美丽、富裕、和谐”三合这一目标,按照“一次规划、逐步实施”的要求,开展了秋季生态造林示范点建设。示范点涉及陈安、北集、段渠、光华4村,完成生态造林2000亩,栽植山毛桃、刺槐、油松等各类树种50万株。在示范点建设中,坚持绿化与美化并重、乡土与长青并举、栽植与管护并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