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文化底蕴深厚,自成立以来,辖区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不仅诞生了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还诞生了多家民间文化工作室、艺术馆,他们丰富了经开区的文化业态,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近日,小开走进多家文化工作室、艺术馆,感受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蒲园里的简单生活

刻字艺术家汪凯

丁堰街道鑫泰工业园区内有一处园子叫“蒲园”,这是刻字艺术家汪凯的工作室。

汪凯老家在泗阳,自幼受父亲影响,临池习书,与艺术结缘。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来到常州闯荡,拖过板车,洗过碗,做过工人。但他从未放弃过书法、篆刻,一把刀、一支笔、一卷碑帖,他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创作,经常临池到很晚。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汪凯在戚墅堰文化馆举行了个人硬笔书法展。1996年起,他被多所小学聘为书法老师;2000年,他开办了工作室,教学相长。在汪凯的带动下,常州刻字创作群体创办了“圩墩部落”,全盛时期有50人左右。他们每周相聚圩墩公园,切磋书法、书刻技艺,由此培养了一批书法、篆刻爱好者。2016年,汪凯从北京返回常州后,他就把工作室搬进了鑫泰工业园。

去年3月,汪凯开始建蒲园,包括北侧的海棠林、中部的庭园和南部的工作室,共400平方米左右。蒲园内一派田园风光,海棠林下的菜畦里种了不少秋冬蔬菜;穿过海棠林,迎面而来的是一堵中式围墙,有扇形窗,正中为一座中式圆形园门,门洞上方悬挂有汪凯自题的木刻“蒲园”两字。过园门即走进庭园,西侧靠墙植有修竹,旁有腊梅、假山,北侧墙边有桂花树和海棠,还有一座用沙漠胡杨的枝干做成的假山。

汪凯不仅从事艺术创作,同时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去年,丁堰街道开设启优学堂,服务鑫泰工业园内企业职工及其子女。汪凯成为学堂的首位授课教师。他教孩子们书法的基本技巧,还为孩子们送上了文房四宝。

“经开区这片土地给了我成长的平台。在这里,我拜师著名书法、篆刻家王日曦;在这里,我的艺术之路得到成长。”汪凯说,随着经开区的发展,这里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他愿意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钢材市场内开出吉他工作室

独立制琴师何逸文

在丁堰街道延陵东路586号鼎诚钢材市场,有一处制作手工吉他的工作室。主人何逸文从8岁时就开始弹吉他,23岁投身手工吉他制作事业,现在已成为知名独立制琴师。

工作室开设于去年10月。自踏上制琴之路,何逸文为自己的这份执着和痴迷付出太多的艰辛和汗水。过去他曾是医院的财务人员,因为感到平淡,他选择离开原来的职业,专注吉他制作。做成一把自己满意、音乐家认可的吉他,需要经历的繁琐工序非一般人能想象,每一个部件都需要精确到毫厘之间。安静的环境和心性缺一不可,于是他选择在大运河之畔的丁堰,这里远离商业区,适宜潜心制琴。

当一份爱好变成了一份职业,爱好就不再是爱好了。制作一把吉他并非易事,反复的实验修改,无数次的调制改良,过程极其枯燥,耐得住那份寂寞反倒成了最简单的先决条件。半做半休是他的日常,有时何逸文会在工作室里做到很晚,觉得累了就休息。当一把吉他真正完成后,那种满心欢喜难以言说。

今年的何逸文有些忙碌,不仅工作室扩大了两倍,还成立了常州市黑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从事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策划和乐器销售。他的作品还参加了韩国手工古典吉他展、2018上海国际乐器展等展会。“今后我会通过视频制作教程和线下活动推广黑潮手工吉他品牌,与国外知名制琴大师联合成立手工制琴协会,进一步开展手工吉他培训和文化推广。”何逸文表示。

把艺术精品留在运河边

画家刘伟光

25 September 2018

东方二路南、华丰桥东,原常州威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院内,有一幢外观为灰白色的3层大楼,近1000平方米,这就是刘伟光艺术馆。

刘伟光,家住戚墅堰,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他在运河边长大,199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油画室深造,1993年成为一名自由画家;2000年前往上海画家村发展,2002年在上海田子坊创办画室。作品多次参加各级美术展览,并入编《今日中国美术》、《中国油画大展》、《中国油画》等大型书集,还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

去年5月,在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淹城系列油画作品展展览现场,他见到了老朋友张波,张波看了他的淹城系列后,决定在这座院落里为他建立艺术馆。“我是戚墅堰人,在运河游泳的孩子,我一直想把自己的艺术馆留在戚墅堰。”刘伟光说,丁堰与戚墅堰街道紧密相连,离我老家不远,且这一带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是个适合开艺术馆的地方。

去年9月底,艺术馆开馆,一楼为艺术培训区域,二楼为陈列区域,主要为其早年作品、青果巷、运河系列,还有少量的上海城市之光作品,共50幅。刘伟光最会取景致,用色调,作品中用优雅与平静的笔调呈现画家内心喷涌而出的绘画激情,简洁与单纯地表达深刻。这一点,从他今年完成的几幅青果巷作品中能感受出来,作品那种朦胧的视觉效果,恰如其分地将氛围烘托出来,给人梦幻般的感觉,而这,正是刘伟光所追求的。

“今后,我会以艺术馆为依托,展示代表作品和相关艺术品,同时也为本地的孩子们提供一个艺术教育的基地,开展书法、绘画培训。”刘伟光说,他还将继续在馆里搞创作,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最近他刚完成了一幅八十年代人民公园落星亭的油画,取名《落星石》。他说:“清代时,人们传说常州星象聚文昌,也就是人才多的意思,现在我画落星石,即是希望常州能出更多的人才。”

评论留言,小开会尽力帮您▼

▽ 大家都在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