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1)球形红细胞,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下面就一一分析血常规的各项指标。

1、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男性红细胞6.0×1012/L,血红蛋白170g/L; 女性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160g/L即为红细胞增多;可分为相对性增多和绝对性增多:(1)是因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多。见于严重的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甲亢、尿崩症等;2)临床上称红细胞增多症,生理上见于胎儿、新生儿及高原地区居民;病理性的见于慢性心肺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常见于某些肿瘤和肾疾病;(3)真性红细胞增多,至今原因未明,目前认为为干细胞受累所致。表现为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高,可达7-10)×1012/L血红蛋白(180-240)g/L,全身血容量、白细胞、血小板也会不同程度增加。

2、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生理性减少,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一般比正常人低10-20%;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也可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包括生成减少、破坏增多及血红蛋白减少。

3、 红细胞大小的改变:1)小红细胞,见于缺铁性贫血,即小细胞低色素贫血;(2)大红细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及某些巨幼红细胞贫血;(3)巨红细胞,见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 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

4、 红细胞形态的异常:红细胞正常形态为双凹圆盘状;(1)球形红细胞,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椭圆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贫血;另外还有镰刀形、泪滴形、缗钱状及其他形状红细胞,需要医学专业人士掌握,这里不赘述。

小结:本文主要盘点了红细胞的各类异常情况,下一篇主要分析白细胞;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