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考笔试11月24日开考。国家公务员局在2020年度公务员招考资格审查工作截止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本次国考143.7万人过审,竞争2.4万个招录名额,平均报录比为60:1,最热门岗位竞争比达2315:1。

今年已是“国考”25周年。1994年,我国首次举行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那一年,4400人正式报考30余个国家机关的490个名额,报录比为9:1左右。很显然,与25年的首次“国考”相比,甚至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当前的“国考”竞争。也是这种激烈的竞争,让“国考”备受关注。

“国考”走过25年,究竟因何而热?

图自IC photo

“国考热”,究竟是因何而热?普遍的解读是为了竞争稳定的“铁饭碗”。报考“国考”的考生,也被称为“考碗族”。过去10多年来,“国考”报名人数和报录比,也时常用来解读公务员岗位的吸引力变化。而在笔者看来,“国考热”的形成,除了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被很多包括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内求职者,视为公平竞争的重要机会——只要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都可以不必考虑人脉关系“试一试”。因为“凡进必考”的公务员招录考试设计,就是要排除招录中的人情因素、裙带关系。

1994年首次进行公务员招录考试,就是在很多人不太相信公务员录用,要通过考试方式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意味着没有背景、后台的普通人也可通过考试,获得公务员“铁饭碗”。如果不是“凡进必考”,很难想象,如今2万多个职位,会有100多万的考生去“争夺”。

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社会对就业公平的诉求。虽然我国一直在推进“公平就业”,但是,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仍存在“拼爹”现象,而这也被认为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大学毕业生最为期待的就是就业公平。据媒体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课题组2013年对12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显示,农村家庭出身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最为突出。城市家庭出身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7%,而农村家庭出身的只有69.5%。平均初职月薪比较,前者的3443元也明显高于后者的2835元。公有部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是大学毕业生最想进入的工作单位,城市家庭出身毕业生进入这两类单位的比例分别为47.8%和10.4%,远高于农村家庭出身毕业生的31.1%和2.5%。

从国考的招录设计看,要通过托关系而被录取,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对于国考作弊,打击的力度也是很大的。2013年,国考推出“黑名单”制度,中组部、人保部等对违反考试纪律的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还将这部分人员名单列入公务员录用违纪违规人员信息库,供中央和地方公务员招录时比对使用。2016年出台的《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进一步规定,考生在考场出现抄袭、协助抄袭行为,或持假证件,违禁使用通讯设备的取消本次考试,计入诚信档案库,并进行全国联网,期限为五年,视情形五年内直至终生不得报考公务员。我国事业单位招录,也都借鉴公务员招录的方式,“凡进必考“,以此保证招录不受人情关系影响,给求职者平等的机会。

这并不是说,“国考”已经做到完美的公平竞争。事实上,在“国考”中,还存在一定的歧视问题,如学历歧视,不少职务明确要求要全日制大学本科,还有的职务,不断提高报考者的学历层次要求,等等。而从具体的岗位职责看,并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如果放宽学历要求,比如有的职位,允许高中(中职)毕业生也可以报考,那么,这会给更多求职者平等竞争的机会,也可破除“唯学历论”的说法。

因此,从“国考热”中,我们更应该看到社会对就业公平的诉求,“国考热”就是公平就业诉求的一个出口,为此,要努力营造公平就业的环境,这也才能给求职者,创造更多元的就业选择,公平就业不只是就业机会平等,还包括不同行业、职业的社会地位平等。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熊丙奇

编辑 汪垠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