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饼子[主编专栏]

《娜娜》、《茶花女》还有《包法利夫人》三本书都是法国的文学名著,同样也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法国真是称得起艺术的天堂,会同时包揽这么多的世界名著席位,这三本书写了三个不同的女人,也是最容易让人心动的女人角色,我们还不时的在很多作家的文章中,知道有些作家读到《茶花女》的时候,竟然还为之伤心哭泣过,可见作家塑造角色的成功。

三本书中,主人公分别是娜娜、玛格丽特、和包法利夫人爱玛,作家梁晓声曾经在文章中是明确的提起过爱玛这个人,他是不喜欢这个角色,并不是以文学欣赏的角度,而是以对角色的可爱程度上去做的评价,确实玛丽这个人物,不管是在文学的审美角度还是在人物个性的可爱程度上,都是受到很多争议的。

作品发布的时候,作者福楼拜为此还吃了官司,不管是文学批评家也好,读者也好,都对此争议颇多,有支持爱玛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的,有的说爱玛对那种虚幻的想象不切合实际,相比娜娜和玛格丽特,有多了一层的就是对这两人的同情。

娜娜和玛格丽特之间,玛格丽特似乎更能能引起很多读者的同情,更多的是因为她曾获得了阿芒的真爱,最终玛格丽特也带着这份真爱死于贫病交加之中,这是否能让人想起我们《红楼梦》里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的晴雯呢?玛格丽特唯独缺了晴雯那一种刚烈的性格,但为了爱情和自尊,两者又是何等的相似?

娜娜的悲哀就是他想要玛格丽特拥有的,但那些达官贵族恰恰给予不了她,因绝望而产生的报复,因绝望才有的那种玩世不恭。爱玛更像是一种病,这种病至今我们人类还有,有人说这叫“心病”,当然他们不是指的普通心病,而是心病里比较严重的那种不治之症。

这像是一种极致的虚荣,一种虚荣到可以放弃任何的爱,我们在书的开篇,还能看到一副福楼拜解剖爱玛的漫画,与其说是解剖,不如说是化验,作者化验这种病,来试图找到药方,然而至今我想我们也都没有找到,并且这种病已经蔓延到,不仅仅是女人,还有男人身上,追求那种可放弃任何东西的享乐主义、占有欲望,把这种追求当成一种自我的解脱。

法国从福楼拜的时代,现实主义的文学就从此开始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最大的区别就是浪漫主义是影响人的心,而现实主义是擦亮人的心,前者是告诉我们世界虽然如此,但我们毕竟还不错,而现实主义却似乎更为悲观,看世界这般,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