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前一篇主要盘点了红细胞的异常及对应的各种疾病;今天主要讲述一下白细胞的分类及异常时所对应的疾病。

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0.5-5%)、嗜碱性细胞(0-1%)、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成人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10)×109/L,新生儿和婴幼儿白细胞会偏高,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成人白细胞的各种情况。白细胞总数高于10×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

1、 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的血细胞破坏,如严重的外伤、烧伤、较大的手术、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等亦会使白细胞增高。

2、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感、肝炎、水痘、风疹等,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等;物理化学因素的损伤,如X线、放射性核素、苯、铅、汞、氯霉素、磺胺类药、抗肿瘤药及抗甲亢药等;另外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使白细胞降低。

3、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血清病等;寄生虫病,如血吸虫、钩虫、蛔虫病等;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等;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另外肺癌、猩红热、风湿性疾病等亦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4、 嗜碱性粒细胞:见于过敏反应,如药物、食物吸入性超敏反应;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转移癌、水痘、天花等嗜碱性粒细胞也会相应增高。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小结:今日主要讲述了粒细胞家族各细胞及异常时的意义,下一篇继续盘点白细胞;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