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蒙古真正威胁南宋的时候,已经是灭掉金朝以后了,当时的蒙古掌握着中原等地,物资绝对充足,而且还掌握着海运与丝路的贸易,因此要想与蒙古打经济战,南宋已经没有那样的实力了,蒙古人并不需要依靠着他们的物资输出,也不像西夏这些国家一样,占据了大部分不毛之地,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即便双方放开了去贸易,以蒙古的商业能力,反而还能进一步去摧毁南宋的经济,与他们打商业战就太不明智了。因此宋朝所玩的这套商业战,在蒙古人面前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蒙古已经是把商业战玩得极为出色的国家了,蒙古是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可要想驱动这样的机器,就必须要想办法有足够的财力支撑,从蒙古立国之后能发动这么多战争,他们的经济还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可见他们在商业方面做得是多么出色,后来的元朝,也是非常注重海外贸易的国家,因此与蒙古玩商业战,肯定是打不赢的。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有过一些注重商业发展的时期,比如在两宋,宋朝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视商业发展的国家,他们后来光是每年的商业收入,就能满足政府的各项开支。
宋朝在军事方面要稍稍弱一些,他们也先后遇到了不少的强敌,比如像辽,金以及后来的蒙古,尤其是蒙古的崛起,更让人感到非常绝望,蒙古的军事实力大家都非常清楚,在世界历史上都没有哪个国家能和他们打得,南宋也最终亡在了蒙古的手里。宋朝无力与其对抗,虽然抵抗了很长时间,但最终还是被灭掉了。
商业战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为何宋朝不依靠商业战打赢蒙古?
与蒙古相比,宋朝的优势还是在商业领域,南宋时期大力开通海运,这就为国家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南宋也有足够的财力去发展军事,可惜国家过于腐败,文人干政较为严重,始终没办法让国家变得更加强盛。
不过有人就认为,宋朝完全可以靠着商业战去拖垮蒙古,因为即便是蒙古这样的游牧国家,也需要依靠着财力支撑,游牧民族的骑兵作战成本非常低,可他们还是需要有钱财支持,否则没有人愿意去卖命的,打仗打得就是钱粮,钱粮供应不上,肯定是没办法打赢的,那么宋朝为何没有这么做呢?要是能在钱粮方面耗垮蒙古,或许他们能赢取得最终胜利。
商业战并非是现代的概念,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已经提出过相应的理念,国家利用商业的输出,在经济上给敌人带来极大的打击,这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兵法里面最高的境界。而宋朝也曾打过经济战,比如在北宋时期,他们这是属于被动,当时西夏独立,而辽国在北部也有着极大的优势,他们在正面战场上打赢了宋朝,宋朝也不得不选择求和,不过条件是要向辽国进贡岁币,两国也开放贸易,这就让宋朝有了打经济战的基础。
当时的辽与西夏在经济实力上都与宋朝有着极大的差距,宋朝的物资丰富,自然就能在贸易中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一旦西夏这些国家与宋朝开战,双方的贸易就会中断,那样的话,西夏等国的经济就会崩溃,国家支撑不住,自然就不敢随便与宋朝进行大规模的战事,那么宋朝为何不用这样的方法去对付蒙古呢?
蒙古商业状况
这就必须要说到蒙古当时的情况了,很多人对于蒙古有着一种误解,蒙古可不是单纯就只会打仗的国家,他们实际上非常聪明,蒙古在兴起之后,也吸纳了不少外族的人才帮助自己发展,像当时的蒙古人手下,就有汉人,契丹人以及很多各族的人才。
这些人在国内都大大促进了国家的商业发展,在商业战中,蒙古反而玩得非常精明,比如著名的襄阳之战,蒙古在强攻的同时,还采用了商业战的打法,他们在城外与襄阳城内的军民进行贸易,用自己的各类物资换取对方的交子,这就让襄阳掀起了一股抢购物资的狂潮,随着这里对于蒙古的交易越来越倚重,蒙古也就渐渐得到了吕文德的信任,还以贸易为借口,在城池的旁边修筑了两座土城,这也让蒙古能想办法切断襄阳与外面的联系,还利用土城,顺利拿下了襄阳城。
此外,在蒙古西征的期间,蒙古人对于沿途的不少城池采取了残酷的打击,可他们也是非常注重各个地方的商业发展,沿途不仅有着诸多的驿站,方便商人贩卖,还开发出了一种原始的信用卡,方便这些商人进行贸易。
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各个统治者都是非常重视商人,因此在蒙古政府内部,商人不仅享有极大的特权,还能拥有官身,蒙古这样的特点,让南宋当时的不少商贾,对他们也是非常看重,比如蒙古灭宋的时候,像蒲寿庚这样的大商,就选择带头投靠蒙古人。
因此宋朝所玩的这套商业战,在蒙古人面前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蒙古已经是把商业战玩得极为出色的国家了,蒙古是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可要想驱动这样的机器,就必须要想办法有足够的财力支撑,从蒙古立国之后能发动这么多战争,他们的经济还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可见他们在商业方面做得是多么出色,后来的元朝,也是非常注重海外贸易的国家,因此与蒙古玩商业战,肯定是打不赢的。
宋朝内部的商业环境
此外,宋朝当时的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当初的北宋,掌握着中国大多数地区,而南宋只有半壁江山,虽然南宋极力推崇海外贸易,让国家有了丰富的收入,但南宋从一开始,土地兼并这类的情况就比较严重,国内的官僚阶级都比较有钱,国家的财政状况却不是非常好。
蒙古真正威胁南宋的时候,已经是灭掉金朝以后了,当时的蒙古掌握着中原等地,物资绝对充足,而且还掌握着海运与丝路的贸易,因此要想与蒙古打经济战,南宋已经没有那样的实力了,蒙古人并不需要依靠着他们的物资输出,也不像西夏这些国家一样,占据了大部分不毛之地,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即便双方放开了去贸易,以蒙古的商业能力,反而还能进一步去摧毁南宋的经济,与他们打商业战就太不明智了。
在金朝被灭掉之后,蒙古其实没有大举对宋用兵,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当时西部的很多国家要更令他们感兴趣,蒙古重视商业,因此就会为了商业选择去发动西征,蒙古西征的同时,也是他们对于商业的一次大的开拓,为了打通与西方的贸易,选择用武力的手段去征服。
这也能看出,在当时蒙古的贸易体系里面,宋朝并非是最重要的,否则蒙古不惜一切代价也会先把南宋给灭掉,可宋朝对他们的经济影响确实没那么大了。双方的军力差距也是比较明显的,蒙古自然就不用担心对方的经济战,反而是南宋在经济上先崩溃,国内的各大官僚,基本把国家都给掏空了,等开战之后,前线也没能得到足够多的支持,南宋唯一能仰仗就是长江,蒙古人在水战方面确实不太出色,可他们还是很善于学习的,利用从贸易中获得大量的火炮武器,成功打开了南宋的国门。
像蒙古这样的国家,会如此重视商业已经是比较罕见的事情了,可他们太过注重商业,却也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千百年来这么王朝都是重农抑商,这是有着一定道理的,商人逐利,自然就不会太安分,一旦国家动乱的时候,很多商人就会明哲保身,反正换一个国家他们一样是做生意,不会影响他们的利益。对于这些统治者们来说,农民肯定是要更好管一些,像蒙古这种轻视农业的国家,即便得到了天下也很难长久,而清朝同样是游牧民族,却重视农业,也就没有走上蒙古的老路。
当时南宋与蒙古的实力差距确实太大,他们可以靠着防守挡住蒙古的军队,却没办法长期防守下去,宋朝与金辽这些国家对峙,好歹还能有主动出击的时候,可与蒙古对峙,只有被动挨打,他们要想保全自己,实在是太困难的事情了,实力的差距可以弥补这一切,自然就不是一两次贸易战能改变的,而蒙古也没有真正轻视南宋,他们对于南宋的实力还是比较警惕的,因此后来他们腾出手,也是集中了大量军力对付南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