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男性,体力大不如前,性欲下降,睡眠质量差,血糖控制不理想……这些看似不同的迹象,有时却可用同一个原因来解释——雄激素缺乏。

中老年男性睾酮缺乏并不少见

睾酮,作为最重要的一种雄激素,在男性一生之中对其身体结构和器官功能的维持有着重要、广泛和持续的影响。

睾酮在睾丸中产生。在青春期,睾酮刺激性器官生长发育,使男性出现第二性征,如喉结变大、肌肉增多和阴茎成长等。在成年男性中,睾丸组织内的睾酮,促进精子生成的同时,也促进前列腺和精囊腺的分泌,另外还参与机体的代谢,以及促进某些物质的生成。

正常男性血中睾酮以青壮年时期含量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睾酮的产生也随之逐渐下降。199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79岁人群中,睾酮缺乏的发生率是20.4%。2010年欧洲的另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了8个国家共3369名40~79岁的中老年男性,得出的发生率与美国较为接近。

我国2011年的研究数据表明:在1498名40~69岁的中老年男性中,睾酮缺乏的平均发生率大约是43%(注:以游离睾酮为衡量标准)。

如伴有症状,应该适量补充睾酮

虽然睾酮缺乏是种常见的“男人病”,但不是所有睾酮缺乏的男性都会出现症状。如出现症状,较常见的有:性欲减退、性活动减少、阴茎勃起的硬度下降、夜间勃起次数和质量下降。并且常伴机体肌肉含量的减少和脂肪含量的增加。情绪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出现抑郁、容易激惹、容易倦怠、容易失眠和智力与空间技巧活动降低等。

不同的研究显示:睾酮缺乏常常与其他慢性疾病伴随出现,比较典型的是糖尿病、骨质疏松和贫血等;睾酮缺乏的患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升高。在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患者中,大约有7%~30%的患者存在睾酮水平低下。

睾酮缺乏还常常伴随一些亚健康状态,如抑郁、肥胖、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例如:当腹围大于102厘米时,常伴有明显的睾酮水平低下。睾酮可通过一定机制,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率,倘若睾酮缺乏,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可能上升。

男性睾酮水平下降,被认为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一种现象。但在某些情况、某些人群,会表现为一种病理现象。并且,常常伴随着一些慢性疾病和亚健康状态同时出现,在诊治这些慢性疾病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潜在风险。相反,应该具有整体观念,将机体的各种病理情况,本着联系的观点来考虑。

看完有何感想,留言告诉小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