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你来看:CBA球员吴冠希和沈梓捷,谁会成为中国男篮的主力球员?很抱歉,我的观点是两人都不会成为中国男篮的主力球员。但是相比吴冠希来说,沈梓捷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在未来的几年将会是沈梓捷在中国篮坛发展的黄金阶段,他属于中国男篮未来规划中的一员,但中国男篮的未来并不属于他。简单概括就是:吴冠希无缘参与男篮的未来,而沈梓捷会成为中国男篮的一名球员,也有机会进入中国男篮的轮换体系,但是他不会成为中国男篮的主力球员,他的个人特点和打球的风格已经给他的作用设限了。沈梓捷和吴冠希属同一种类型的内线球员。 吴冠希和沈梓捷是一对私下关系很好的朋友,两人的身材的比例很接近,打法特点也基本没有什么差异。他们都是身高臂长的篮球“长人”。沈梓捷身高211厘米,体重100公斤;而吴冠希身高210,体重123公斤。在打法封盖上两人有着一样的特点:1、在各自的球队中,都是篮下的防守大闸。沈梓捷在深圳队是内线的防守支柱,他与李慕豪组成的双塔组合就是深圳最强的内线防守体系。而吴冠希在江苏队是第一高度,他在篮下的防守作用就更加重要。2、进攻特点接近,主动进攻能力都一般,但都是吃饼能手。沈梓捷和吴冠希简直就如同一个教练带出来的一样,他们在进攻端的个人特点十分接近,而且比赛的节奏也很同步。 沈梓捷大多数的内线终结都是直接强打,很少有持球单打;吴冠稀有一定的低位持球能力,但是在比赛中他也很少利用单打完成进攻,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卡住身位之后的转身打板扣篮。3、没有投射能力。沈梓捷和吴冠希的进攻区域都在篮下8英尺以内到16英尺之间,没有什么中远距离的投篮能力。下图是两人的投篮分布图,左侧是沈梓捷右侧是吴冠希,直观这么一对比就能发现简直没有什么差异可言,如果不不仔细看根本不能发现这是两个人的投篮分布。他们的进攻都在篮下和近篮下的区域,整个赛季移动投了4次远投,没有三分进账。在联赛中数据端的贡献相差不大:两人不仅在打法、特点、以及进攻的强弱区十分接近之外,本赛季在联赛中的表现也难分高低。 沈梓捷:场均出战29、0分钟,得到12、8分、6、8篮板、1、4助攻、1、4盖帽、1、0抢断,投篮命中率58%;吴冠希:场均出战30、1分钟,得到13、3分、7、7个篮板、1、7次封盖,0、7抢断,投篮命中率58、9%。在数据端两人同样没有什么优劣之分,沈梓捷的场均贡献与吴冠希的场均贡献几乎相同。这也就说明了从目前两人的特点、状态、数据贡献来看,根本比较不出差异,他们是同一种球员,在联赛汇总也有着同样的能力价值。那么为什么我认为沈梓捷的未来比吴冠希更明朗,他更有可能成为中国男篮体系中的一员呢?这就要根据两人在细节方面的差距去进行解析了。 虽然在大方向上吴冠希和沈梓捷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但是落到细节上之后就会发现沈梓捷可利用的点比吴冠希更多,他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球员。(1):吴冠希在整体战术中的作用有欠缺,他在转换进攻中是一个负累。吴冠希与沈梓捷之间最大的身体差距就是体重,吴冠希的身高与沈梓捷几乎一样,而体重要比沈梓捷重接近30斤。这30斤的分量是吴冠希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虽然吨位能够让吴冠希在内线的对抗中有一定的优势,可是他不是一个内线单打能手,有体重的优势也不会用,只能在防守端用来顶人卡位,做一些蓝领球员的工作。而现在的篮球正在提速,攻防转换的节奏很快,虽然CBA还没跟进NBA小球的打法,但是现在联赛中的比赛的节奏已经在提高。 吴冠希在转换进攻中就是一个负累,他的移动速度很一般,往往都是队友落位了之后他才跑到前场,所以江苏队一直都打不起来转换进攻,吴冠希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转换进攻的节奏和效率。而未来年轻的中国男篮很有可能会以节奏和速度为主,因为我们的篮下已经没有了优势和强点,吴冠希的移动能力显然不是中国男篮所需要的。(2):沈梓捷的机动性强,挡拆的终结效果好。在战术体系中,沈梓捷是一个灵活多变的点。他能够在篮下站桩终结、也能够利用自己的高度完成内切的空接。而且在挡拆战术中沈梓捷也是一个小范围内传切打法的好手。比如下图这一幕:这是一次很小范围内的挡拆配合,当时深圳队已经完全打乱了北京队的防线,虽然看起来有些混乱,但是对于深圳队来说却充满了机会。 他们很好地利用了刘晓宇防守误判这个失误,打了一个传切配合。沈梓捷在上线的挡拆其实是假的,但是刘晓宇担心顾全借助沈梓捷的挡拆向弱侧移动完成出手,所以选择了抢一步的防守。而顾全接球之后根本没有持球的意图,而是面筐做出了一个投篮的假动作,这又让内线的丘天与汉密尔顿分了神。此时沈梓捷的下顺插入就是点睛之笔,北京队的内线空无一人,沈梓捷接球之后双手扣篮得手。在挡拆打法中沈梓捷确实是一个好手,他的掩护作用和插入终结反应都很及时,节奏和实际的把控刚刚好。中国男篮在未来一定会增加这种内线和外线的挡拆配合,毕竟在没有内线单打强点的情况下,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内线球员的价值。 其实在2019年的男篮世界杯就已经以内外线的挡拆作为主要战术,李楠指导总提到的“牛角”其实就是内外线的挡拆配合。(3):在防守端沈梓捷比吴冠希更有威慑——跟得上、跳得高。在防守端端沈梓捷也比吴冠希更有作用,因为他比吴冠希跳得高,比吴冠希的弹速快。在中国男篮的未来或许内线最主要的作用首先是防守,其次才是进攻。在去年为何沈梓捷险些搭上中国男篮大名单的末班车?其实就是因为他有着其他内线球员不具备的防守能力,“大鸟”沈梓捷有着一双如同翅膀一般的长臂,这就是防守端他的天然优势,再加上沈梓捷不错的个人爆发力,让他在内线就是一个高大的屏障。 吴冠希虽然也有高度,但是在防守端欠缺在了反应的机敏程度方面,他的反应速度比沈梓捷要慢半拍。不过这都是基于沈梓捷和吴冠希相比而言,如果与周琦等人相比,沈梓捷还是要逊色一些。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沈梓捷比吴冠希更加年轻,他有更为长远的未来。沈梓捷出生于1997年,今年还不满23周岁,而吴冠希出生于1994年,今年将满26周岁。中国男篮的阵容现在主要以年轻化为主,所以沈梓捷比吴冠希更有未来。但是两人不论是谁进入了中国男篮,都不会成为中国男篮的主力球员,因为他们确实在技术能力上的偏科十分严重。就比如现在的男篮两大内线核心周琦和王哲林,周琦虽然是以外为主,但是在内线也有着一定的进攻能力;而王哲林虽然是以低位进攻为主,可是同样具备中远距离投篮的能力。

这就是沈梓捷和吴冠希所不具备的。进攻特点偏科是他们最大的问题。总结:由以上分析可知,吴冠希已经无缘进入中国男篮。而沈梓捷有很大的希望能够成为下一届男篮的一员,但是他不会进入核心阵容中,也不会成为主力球员,大概率会成为中国男篮的第三内线或者是第四的内线选择。沈梓捷如果想要在中国男篮有所作为,并不一定要让自己成为内线肉搏的大杀器,但是一定要练就一手稳定的投射能力,这是重中之重。有了投篮能力之后,他可用的价值就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