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以往的规则中,守门员提前移动会被吹犯规,但是如果二次移动扑出点球,则不会有任何说法。在过往的点球和点球大战中,守门员提前移动如果没有扑出对手的点球,或者对手的点球踢飞或打在门柱上,裁判员也会判罚守门员犯规。

还有一周多,2020赛季的K1联赛将正式开幕。作为世界范围内较有影响力的足球联赛,K联赛的重启也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广泛关注。据韩国足球职业联盟传来的消息,2020赛季的K联赛将全面执行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在今年4月7日制定的新规,这也将是全球首个执行新规的职业联赛。那么新赛季K联赛将会在哪些方面有变化呢,特别是判罚尺度方面,与过往有哪些不同呢?

新赛季的国际竞赛新规看K联赛

国际足联的新规出台,韩国为何敢于尝鲜

制定国际比赛新规则的是国际足球理事会(IFAB),他们在每年四月都会发布关于足球比赛的建议新规则。今年的4月7日,他们公布了2020-2021赛季的新规则,该规则将在下半年使用。但由于疫情影响,IFAB和FIFA允许在4、5月份进行的新赛季的国家提前使用,因此韩国足协在执行这样的规则完全没问题。除了韩国职业联赛外,韩国足协下属的韩国足协杯、K3、K4、K5等基层联赛全部都会执行新的判罚规则。可以说,韩国是又一次“敢为天下先”了。

韩国早已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裁判规则

那么韩国为什么敢于尝鲜呢?这也跟韩国足协历来遵守国际足联的规定和IFAB的规则有关。2017年,当全世界还没有普遍执行VAR的时候,韩国就已经在7月提前将VAR投入到联赛中,成为了全世界最早使用国际足联新规VAR判罚的国家。除此之外,ABBA的点球规则,也被韩国足协原封不动用在了当年的足协杯比赛中,甚至是后来尚武和釜山的升降级附加赛次战点球大战中,这一规则也延续至今。可以说,越早适应这样的规则变化,对于在国际大赛比赛的球员来说,越不容易吃亏。

判罚新规中的重大变化,“手球”犯规的明确处罚

那么IFAB规定的新规与以往有哪些不同呢?最主要的是有关一些细节的判罚,如果不了解这些,新赛季可能真的会犯下致命的错误,比如此次新规中关于“手球”的最新明确判罚。

手球的判罚会更加细致

1、为明确手球规则,手臂腋下触球被视为犯规

在以往竞赛规则中,并没有指出手球的范围和概念。但在本月出版的新规则中,明确指出了手球的范围。那就是手臂腋下垂直的部位视为手球。也就是说,没有了过去民间所说的“大臂”或“小臂”范围,只要非守门员用腋下触球,就会被判罚手球犯规。这也就意味着“无意手球”的规则,彻底不存在!如何认定手球,将成为每位裁判都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

按照新规这个球不算手球

2、手球获益下的得分机会全部无效

在以往竞赛规则中,“无意手球”获益的情况比比皆是,但在新的规则中明确指出。无论是否“有意”手球,只要是进攻方“手球”,都会被吹罚犯规,而后面的进攻机会或进球也将被宣布无效。也就是说,“上帝之手”的小伎俩被彻底封杀了。

3、这种情况下,“手球”不再犯规

除了以上两种“违规手球”外,还有一种“手球”从过往“被阻止”变成了“受保护”,这就是守门员的回接球。根据新规定,守门员在禁区内将球开门球或者手抛球给队友时,队友如果用头部或胸部将球回传给门将,门将用手接球不再被处罚犯规。以往这种手接到回传球,是要被判禁区内任意球的。新规则,保护了门将的权益。

4、这种情况下手球,对方可以获益

之前提到了手球获益下得分不算的情况,但也有一种情况是手球获益下对方进球有效的规定。根据新规规定如果处于越位位置的进攻球员接到的球是由对方防守球员手球(无论有意或无意)而获得球的话,那么他不再处于越位位置。这一点需要主裁判和边裁仔细分辨,其实也给了一些前锋“碰运气”的机会,原则上是鼓励进攻的。当然,裁判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吹罚手球球员的犯规,给点球或任意球的机会。

这个球如果下一个在越位位置的江原球员接到后,不越位

阻挡犯规和二次触球,判罚和以往大不同

在足球比赛中,当一方的防守球员希望阻止另一方进攻球员去突破时,往往会采取犯规等手段来延迟对手的进攻,这种情况下裁判员一般会吹停比赛,给予防守球员黄牌或红牌。但在新规中,这一点发生了重大的“逆转”!即使出现防守球员恶意犯规的情况,只要进攻方依旧持球,裁判员不得吹停比赛,而且不会再给犯规方出示黄牌或红牌。这样的判罚其实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对于防守方来说,绝对是福音。在今年的K联赛,如果出现这样的场面,那么被犯规方必须第一时间拿到球去进攻,否则他们的“伤害”无法弥补。当然,如果这种情况下犯规后是犯规方拿到了皮球,裁判员还是可以吹停比赛的。所以如果想要对方的犯规球员受到处罚,进攻方可以放弃球权,等待裁判吹停。但比赛那么激烈,可能会突然停止吗?对于裁判员的判罚,这点很重要。

守门员将要必须更多注意

此外还有关于守门员“二次触球”的规则改变,以往一旦守门员在开球门球或界外球的情况下,有人为了拖延时间,会出现将球踢出短距离,然后待对方前锋冲击后,再突然用手将球自身抱住的情况。以往这种情况,只是判罚禁区内任意球,但新规则规定裁判员可以直接亮黄牌或者红牌。这样是避免守门员故意拖延时间,给予球队足够的震慑。相信这种情况下,守门员不会再敢盲目二次触球了。

点球双方的规则细化,守门员和射手的斗智斗勇

然后是点球或点球大战的变化。在IFAB在今年4月颁布的新规中,关于点球和点球大战的改变也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点球大战对守门员的规定更加细致

1、对手打中目标被守门员干扰

常规时间点球或点球大战中,守门员总是喜欢使用“小伎俩”去干扰对手射门球员的心理,比如提前移动判断。在以往的规则中,守门员提前移动会被吹犯规,但是如果二次移动扑出点球,则不会有任何说法。4月新颁布的新规明确规定,守门员第一次移动会被裁判员警告,第二次移动扑出点球将被出示黄牌,第三次移动若还扑出点球将被直接罚下。也就是,凡是对手射门射中门框范围内被门将提前移动扑出的这种情况下,射门是无效的

2、对手未打中目标被守门员干扰

在过往的点球和点球大战中,守门员提前移动如果没有扑出对手的点球,或者对手的点球踢飞或打在门柱上,裁判员也会判罚守门员犯规。但在新规则中,只要是没有妨碍对手射门得分,守门员移动是不会吃到黄牌的。所以也就是说,守门员有50%的概率去提前移动赌对手的点球打飞,而且自己会毫发无伤。其实这就是在斗智斗勇。

假设守门员移动,皮球没有打中,这个球不算门将犯规

3、对手和守门员同时犯规,守门员无事

点球或点球大战中,有人耍小聪明,比如向前轻轻挪一步,去踢点球或吹哨后不踢,假动作骗过门将再踢。新规则中,这种行为被视为犯规。即使守门员提前移动,射门者只要选择这种方式“欺骗”门将和裁判,将会被吹罚犯规,严重者可以出牌。

VAR会对每个细节给予主裁辅助

除了以上这三大变化外,还有一个小细节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进攻方或防守方主罚定位球(角球、任意球、界外球)的时候,对方的防守或进攻球员必须距离4米之外,否则裁判员有权出示黄牌警告。此外,VAR的使用也有了特殊的说明,只允许使用一个机位来看。总而言之,新规对于K联赛的裁判、助理裁判执法来说会有一定的挑战。韩国足协裁判委员会会长元昌镐表示:“新的规则与过往变化不大,主要是补充现有规则和明确意义的一些内容,在适用上我觉得不会有太大困难。但我们依旧会在赛前对所有裁判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准确传达和执行新规则,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对于全世界球迷来说,新开幕的K联赛不仅仅是球迷期盼已久的福音,更是国际足联新规使用的“试验场”。想要了解新的规则判罚方式,K联赛应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对于球员来说更是如此,如何有效的利用新规则获益,甚至避免因为新规遭受判罚,需要球队专心去研究这些事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