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7年冬,任法融拜别师父,离开陇县龙门洞,到陕西周至楼观台道院挂单,师承梁宗和道长,熟读《左传》、《尚书》、《易经》等儒道典籍。他通过阅读历代名家碑帖,用心揣摩每个字的点划结构和运笔起势,体会名家书法的结构布局,在前贤大家的熏习滋养下,眼界大开,书风渐成。

任法融

他,是一位道士,早岁入道,转益多师,熟读典籍,道行高深,是中国道教协会前会长。

他,是一位学者,腹笥充盈,博览群书,精通三玄,著述颇丰,是弘法利生的布道者。

他,是一位书家,幼年习书,临池不辍,以道入书,道与艺合,是卓然不群的书法家。

他,就是全国政协常委 、陕西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学院院长、陕西周至楼观台道观监院任法融。

在陕西书坛,他以其深厚的学养、独特的书风、俊秀的风骨,独领风骚,自成一家,成为书林艺苑一道异样的风景,为世人乐道、仰慕不已。

任法融,原籍甘肃天水市,生于1936年, 家中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弟兄3人,任法融为最小者。其外祖父为清末秀才,颇精儒学,以教学为生,其母在外祖父教育影响下,亦通读儒家四书,并常阅读佛、道教经典书籍。在易学方面主要研读易经、阴阳系统论、人体生物节律学等。1943年任法融7岁时入乡塾读书,1950年14岁时因家庭生计困难而废学,在家习农事并从其慈母课读儒家四书,身体渐成长,文化涵养亦渐增长。在外公的悉心教育下,他从颜体入手,开始临帖,后又上溯欧体、柳体,朝乾夕惕,临池不辍,天长日久,打下了扎实的“童子功”,奠定了他大气浑厚的书法根基。

1955年冬,一次偶然的机会,19岁的任法融到陕西陇县道教宫观“龙门洞”游览,见此地山清水秀,环境幽美,又听说元代的道士丘处机曾在此地修炼得道,心颇慕之,在山中盘桓数日。经请示该观监院,同意留住。从此,任法融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边学道诵经,一边临习书法。尔后,拜全真龙门正宗廿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随师学道。1957年冬,任法融拜别师父,离开陇县龙门洞,到陕西周至楼观台道院挂单,师承梁宗和道长,熟读《左传》、《尚书》、《易经》等儒道典籍。在老子写经的地方——楼观台,任法融利用得天独厚的碑石资源,用心揣摸唐代楷书大家欧阳询书写的《大唐宗圣观记》、唐代苏灵芝书写的《老君显见碑》,以及唐人书写的《灵应颂碑》等近百通碑石,心追手摹,流连忘返。他通过阅读历代名家碑帖,用心揣摩每个字的点划结构和运笔起势,体会名家书法的结构布局,在前贤大家的熏习滋养下,眼界大开,书风渐成。

任法融道长在繁忙的道教教务之余,潜心著述,先后写出了《道德经释义》《周易参同契释义》等数十部专著,著作等身,誉满学界。他以道入书,追求“道与艺合”,将老庄哲学中的“自然”、“无为”、“静虚”、“心斋”、“坐忘”、“无己”、“丧我”等思想融入到书法创作中,怀着对世间万物澹泊无为超然物外的心态,天机自发,放笔直书,从而使他的书法“由技进道”,臻达至高的艺术境。

观任法融之书作,可透视出他宽阔的胸怀,施善于众,普济苍生的道德理念,对天地万物的深知卓识,对人世是非善恶的体察关照。于笔墨,其态势,大气磅礴;其用笔,虚实相生;其墨色,浓淡相宜;其节奏,疏密相间;其结构,相让不争;其韵律,刚柔相济。

文如其人,字亦如其人,人的本质意识决定其言语行为。同样,书家的道德修养支使其运笔之轨迹,构字之骨架,结体之布局,墨迹之浓淡。任道长之书作,可透视出他宽阔的胸怀,施善于众,普济苍生的道德理念,对天地万物的深知卓识,对人世是非善恶的体察关照。聊举几例,发点猜想,以飨读者。一个“道”字,犹如一学道者架一叶扁舟云游四海,或访名山大川,或拜哲人圣贤,探究民间善恶祸福之本源,天南海北四季物候之繁衍变化,终归明理悟道,修成正果。而“德”字则如修行之人盘膝打坐,参禅悟道,静养其德,广施其福。

道经云:水处下不争。任道长书“下”字乍一看,似一帘瀑布,使人蓦然想起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蕴含的飘逸洒脱之气势,进而敢问李太白属儒家,还是道家?又联想起唐朝香闲严大师与宣宗李忱的瀑布联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其中之哲理不言而喻;经书读得愈深透,便可清心明理,豁然开朗;跨越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登峰居高临下,便能参透世间万事万物生息变化之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