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在中药界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张仲景的《伤寒论》共有112方,用到生姜的方子就有37个之多。

在日常生活中,姜的妙用就更多了:

吃螃蟹,通常会与生姜一起烹调,能让食物趋于平和;

淋雨受寒后,出现打喷嚏、怕冷等症状,家里的长辈通常会给你准备一碗热腾腾的生姜汤,祛除风寒之邪;

而平时容易手脚冰冷,稍吃生冷寒凉之物就拉肚子的人,可以吃一下姜蓉鸡蛋饭……

驱寒、止呕好帮手

生姜性辛,微温,归肺、脾经,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因为生姜辛温发散,有“走而不守”的特点,所以特别适合用于外感风寒。

如果是外感风寒引起咳嗽,也可使用生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在外感风寒引起咳嗽的时候,稍微吃一点生冷寒凉的东西,睡觉的时候容易咳嗽不止,甚至不能入睡。

这时候,可以加点生姜在菜肴里面,不仅能中和食物的寒凉之性,生姜本身的温肺止咳功效,对缓解症状也有一定帮助。

另外,生姜有“呕家圣药”之称,适用于多种呕吐证。如果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妨尝试在烹调时加入生姜,或滴生姜汁调味。

固然,找出病因加以治疗才是根本,只是品尝美食还能适当减轻症状,何乐而不为呢?

中医说生姜“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论药效,干姜会比生姜好。

但是,生姜可融入日常饮食之中,且使用范围广泛,在“力度”上的不足,都可以“数量、频率”弥补了。

吃姜“上火”吗?

有人说,“我一吃姜就容易上火,口咽干燥、牙龈肿痛、口舌生疮都出来了,我真的不适宜吃姜”。

出现这些症状,有可能是属于阴虚内热或体内蕴热,再碰上个燥热或湿热的天气,那确实不适宜多吃姜。

还有的人,本身表现出很多虚寒的症状,但仍然受不了吃一点点姜。这是因为其阳气收敛不佳,虚阳上浮,很多“热气”的症状都出现在头面部。

这一类人可以尝试选择在一个较凉爽的天气时开始小量进食姜,从极小量开始慢慢加大分量,他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对生姜的耐受越来越好,而自己一些虚寒的症状会越来越轻。

调味之余有药效

作为一种天然食物,姜本身味道好,还能祛除其他食物的一些异味。例如蒸鱼,人们会夹点姜片或姜丝来除腥味。

对于高血压患者,平常不能吃太多的盐,使用生姜祛味提鲜,能减少用盐量又不失食物的美味。

需要长期吃消炎镇痛之类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时,我们可以使用生姜煎水喝,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其有效成分为姜烯。

生姜不仅是一道好的调味品,还可以融入各种美食。主食如姜蓉鸡蛋饭、姜酒炒饭,菜肴如子姜焖鸭、姜丝蒸鱼,茶饮如柠檬姜茶,零食如猪脚姜、醋腌子姜……让我们在美食中享受生姜带来的健康能量吧!

看完有何感想,留言告诉小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