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高度为62.5厘米的手卷是中国宫廷绘画中不很常见的题材,长度达到近二十米,绘制了精选皇家收藏的古物图录,可能记录的是某宫殿所藏汇总。此汝窑碗流传至乾隆朝也深受乾隆皇帝的珍视,并在其碗心刻制皇帝御制诗文,其后乾隆皇帝的具备图文介绍的《珍陶萃美》《精陶韫古》《埏埴流光》《燔功彰色》等相关古物图册也可看为雍正皇帝《古玩图》的延续、完善和发展。

这个高度为62.5厘米的手卷是中国宫廷绘画中不很常见的题材,长度达到近二十米,绘制了精选皇家收藏的古物图录,可能记录的是某宫殿所藏汇总。卷首标签显示“古玩图”,“雍正六年(1728年)”,“卷六”,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收藏有一个类似的标示“雍正七年”(1729年)和“卷八” “下”的手卷。

其中绘制了包括近250件含括从新石器时代到雍正年间各种精选的陶瓷、玉器、青铜器和其他古物。大部分古物都有定制的硬木(紫檀)或染色象牙或其他材料底托。其中瓷器包含了宋汝、官、哥、定、明永宣、成化、嘉万等历代名窑瓷器,最后是一个皇帝的宝座提醒我们这是皇家赏玩珍藏的古物的记录。手卷由清宫廷画师在清代宫廷风格基础上融汇欧洲绘画技巧如阴影和透视,采用各色彩料按照实物精心绘制。

颇有意味的是图卷尾之汝窑碗也恰被大维德基金会收藏,足见大维德爵士收藏中国瓷器方面的鉴赏力和其中所下的功夫。此汝窑碗流传至乾隆朝也深受乾隆皇帝的珍视,并在其碗心刻制皇帝御制诗文,其后乾隆皇帝的具备图文介绍的《珍陶萃美》《精陶韫古》《埏埴流光》《燔功彰色》等相关古物图册也可看为雍正皇帝《古玩图》的延续、完善和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