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又欺负同学了,朋友很难相信又一次从老师口里说出这样的话。朋友一直反感的校园暴力竟然与自己孩子有关,作为教师的朋友觉得真是讽刺。一直以来朋友对于孩子的教育施行的是严格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掌控非常强,害怕孩子有一点点行为上的偏差。但是没想到孩子居然会有打人的行为,难道这是因为孩子有暴力倾向吗?朋友不得不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终于下定决心和孩子再一次进行沟通,从孩子的表达中朋友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孩子动手欺负同学?别以为只是暴力,“界限感”教育不容忽视!

朋友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掌控是让孩子在正确的轨迹上前行,但是却忽略了家长与孩子间的界限感,而这种模糊的界限感显然影响到了孩子的行为。孩子在这种模糊的界限感的影响下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企图去控制他人的行为,而欺负同学的目的就是让同学配合自己的想法。

显然界限感的缺失已经使孩子的行为出现了偏差,但是因为界限感并非是实物显现的,也不是可触摸的,很多家长对此并没有正确的认知。甚至在生活中更是完全忽略了与孩子间的这种界限感。

一、“界限感”是什么?

1.每个人是平等的,没有决定他人生活的权利

不管是什么样的情感关系,每个人都有一定范围内的权利,而这是其他人不能够随意干涉和侵占的。界限感可以使情感关系中的双方更加平等。

孩子动手欺负同学?别以为只是暴力,“界限感”教育不容忽视!

2.即使关系亲密,也要保持距离

界限感保证了关系中双方的距离感,也就是说这种界限感不仅存在于陌生人之间,也存在与任何一种亲密的关系里。有界限感的亲密才不会伤害到关系中的双方,不会把关爱变成枷锁和压力。

3.界限感尺度把握因人而异,但却不可忽略

不同人对于界限感的尺度感知不同,但是在人际相处中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界限感体现在彼此的尊重之中。

很多家长由于对界限感不了解,自然对孩子界限感教育就会有所忽视。孩子的界限感从3岁左右就可以进行培养了,这时候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的意识,父母的引导可以被孩子所接受。而如果父母并没有培养界限感的意识,则会造成相关部分教育的缺失,进而带来不良的影响。

孩子动手欺负同学?别以为只是暴力,“界限感”教育不容忽视!

二、孩子缺乏界限感教育会给其带来哪些影响

1.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概念

当界限感的概念有所缺失的时候,孩子很容易就会表现出以自我感受为中心的行为,在认知上有偏差,不懂得尊重他人,不顾及他人感受,以自我感受为情况判断的标准。

2.行为方式上倾向于自私自利

孩子也因此会有自私的行为表现,为了自己的心情愉悦不惜伤害到同伴,在人际关系中最在意的是自己的利益和舒适感。很难具备乐于助人、乐于分享等良好的品行。

孩子动手欺负同学?别以为只是暴力,“界限感”教育不容忽视!

3.在行为上容易出现偏差

甚至于在行为上出现一定的偏差,比如上面提到的一些暴力行为,或者是做事不计后果的缺少约束性的行为表现。

可见在家庭教育中,界限感方面的教育十分重要,家长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认知给予应有的重视。

三、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界限感”

1.帮助孩子学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帮助孩子养成不仅仅从自身角度进行思考的习惯,也要多去考虑对方的感受,从对方的视角来看待同样的问题。以及对自己的行为对对方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认知,比如说自身的行为会让他人觉得被打扰,觉得很不愉快。

孩子动手欺负同学?别以为只是暴力,“界限感”教育不容忽视!

2.培养孩子自我行为约束的能力

在孩子的行为控制能力不是很强的时候,家长更加要注重孩子的行为约束能力的培养,这其中需要家长很多的耐心,给予孩子习惯于这种约束的时间。并且行为约束也有利于孩子更好的处理这种边界感,通过行为的掌控而减少对他人的影响。

3.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没有界限感带来的后果

很多孩子对于界限感没有感知能力,虽然存在行为上的不端正,但是却不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的界限感不强而带来的困扰。帮助孩子意识到其有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更加容易让孩子的行为停留在可控的范围内。

同时,这种界限感并非只是针对于孩子,父母的界限感同样值得关注,在家长与孩子的相处中,这种界限感尤其重要。

孩子动手欺负同学?别以为只是暴力,“界限感”教育不容忽视!

四、界限感是相互的,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同样需要边界

1.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

这个空间是只属于孩子的,父母的关心同样是要有尺度的,在这个空间里孩子是自由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独立思考,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进行选择。

2.不过分干涉孩子的喜好

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喜好,孩子的内心世界并非一定要按照父母的喜好来建立,父母的干涉会束缚孩子的想法表达。而孩子有确定喜好的权利,如果父母企图让孩子遵循自己的设定来成长的话,这无异于在扼杀孩子未来的多种可能。

孩子动手欺负同学?别以为只是暴力,“界限感”教育不容忽视!

3.与孩子平等相处,不过分掌控

有些时候父母的界限感是不清楚的,很容易把自以为的关心变成对孩子的掌控,这种掌控让孩子无法自由的呼吸。在家长的压制之下,孩子与父母间的相处更加倾向于顺从、妥协,而绝非是平等的。

缺乏界限感会使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很被动的局面,虽然表面上孩子是获得了更多,但是实际上却不曾拥有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界限感会使孩子与父母的相处存在一定的障碍,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尺度而影响到亲子关系。界限感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当界限感缺失时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明显的,在行为上会有更加极端的体现。同时,界限感也不仅是孩子需要注意的,父母同样需要关注,缺乏界限感的父母会更加倾向于打骂孩子,掌控孩子,类似这样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的伤害是极其可怕的。

孩子动手欺负同学?别以为只是暴力,“界限感”教育不容忽视!

那么,各位家长们对于界限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您是如何保持与孩子的界限感同时又实现良好教育的呢?欢迎大家与逗儿妈妈一起探讨!

我是逗儿妈妈育儿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