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风光好,小城喜事多。11月11日,纪念先贤杨时诞辰965周年大会在镛城影剧院拉开帷幕,杨时后裔、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副政委、中将杨英昌,杨时后裔、美中经贸科技促进总会主席、世界杨氏联谊总会名誉主席杨功德,杨时后裔、台湾著名法学家、律师杨崇森,浙江省萧山区政协副主席顾大飞,中共梅列区委书记杨胜,中共尤溪县委书记杨永生,武夷山市政协主席杨永华,中共将乐县委书记刘润宇、将乐县人民政府县长温毅、将乐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俞德光、将乐县委副书记马志凡等县处级领导以及原县处级离退休老同志,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杨时后裔宗亲代表近600人参加纪念大会。将乐县政协主席吴国宝主持大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副政委、中将杨英昌为将乐县杨时小学惠赠墨宝。

美中经贸科技促进总会主席、世界杨氏联谊总会名誉主席杨功德先生在纪念大会上致辞,他说,杨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享誉海内外。杨时精神,不仅是杨时后裔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弘扬杨时精神,是我们每个杨时裔孙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杨功德说,我们来到杨时故里,向我们的先祖龟山公表达追思和崇敬。我们要把祖地的情况,宗亲血浓于水的亲情带回美国去,广为宣传;广泛发动我们杨氏宗亲和海外华人的力量,为家乡、为祖国建设,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多做贡献。

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著名法学家、律师杨崇森在致辞中说,先祖杨时,自幼聪颖,八岁能诗,二十四岁荣登进士,后师从程颢,四十一岁时,往洛阳拜程颐为师,留下“程门立雪”的佳话。杨时一生,传播理学,倡道东南,为“闽学鼻祖”,使福建成为理学名邦。

弘扬杨时文化,最重要的是弘扬杨时“诚学穷理、爱国怀乡、尊师重教、清廉为民”的精神,用杨时精神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做一个品德高尚的爱国主义者,同心协力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浙江省萧山区政协副主席顾大飞在致辞中说,北宋政和二年,杨时出任萧山县令,在任期间,他惠政思民,带领百姓“以山为界、筑土为塘”,为萧山留下了碧波荡漾、造福百姓的湘湖。此后,湘湖作为维系民众生计的重要水利设施,蓄洪防旱,灌溉九乡。为感恩杨时对湘湖的巨大贡献,进一步挖掘湘湖的历史文化资源,萧山区在湘湖一期区块中恢复重建了徳惠祠和道南书院,并在今年9月份正式对外开放。徳惠祠和道南书院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民心民意的真实记录,它们的重建与开放,能让广大市民更直观地触摸历史脉络,感受湘湖沧海桑田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他真诚邀请杨时故里的各位朋友到萧山走走看看,并希望以此为契机,两地能在多领域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互补优势、共谋发展。顾大飞还代表萧山区向杨时小学捐赠杨时塑像。

将乐县委书记刘润宇在致辞说,将乐是著名的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杨时的诞生地,是福建最早建县的九个古县之一,历史上曾有66位学子考中进士,仅宋代就有4人担任朝廷尚书,其中,被尊奉为“闽儒鼻祖”“程氏正宗”杨时为世人留下“程门立雪”的佳话,杨时遗风早已深深融入每一个淳朴善良、崇礼好学的将乐人的心底,“诚学穷理、尊师重道、爱国怀乡、清廉为民”的杨时精神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将乐儿女。

近年来,将乐县不断推动杨时文化向更高层次、更高领域发展,制定了《杨时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把杨时文化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了遗存保护、物态展示、宣传普及、品牌塑造等4项重点任务和20项具体工作,着力将杨时文化植入城乡建设、品德教育、文化繁荣、社会发展各个层面。着眼未来,将乐着重谋划了龟山公园、杨时纪念馆建设,确定了同萧山区、无锡市东林书院等地区互动合作关系,通过多领域、多层次建设,推动杨时文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实现杨时文化的创新性成果转化,把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杨时文化传播的更远、更广。

此次纪念杨时诞辰965周年活动,还将为杨时小学揭牌,为杨时雕像奠基,启用杨时大道,将乐文化高峰论坛、杨时后裔祭拜杨时等一系列活动。

来源│微将乐

编辑│南音

编审│陈健声

贺州人民广播电台

微观天下,广播贺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