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欢三国的人们,一定记得刘备的祖宗是谁,他出身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这个名号,可是为刘备带来了不少的好处,在《三国演义》当中,尽管刘备曾经是个卖草鞋的,讨伐董卓的时候诸侯们开会,袁绍看在他汉室宗亲的份上还是赏了一个座位,曹操带着刘备上朝,刘备皇叔的身份也让担惊受怕已久的汉献帝倍感亲切,最为重要的是,刘备正是因此,他才有资格打着“汉”的旗号建立自己的政权,相信一路上刘备没少凭这个招兵买马。
那么刘备常说的这个中山靖王刘胜,又究竟是何许人物呢?在历史上他的形象可并不怎么好,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彻的同父异母的兄弟,被封为中山靖王,从小娇生惯养的他,养成了一副骄奢的性格,他的弟弟刘彭祖这么评价自己的哥哥:“中山王但奢淫,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何以称为藩臣。”汉代史学家班固也认为“胜为人乐酒好内。”
综上所述,刘秀的名声并不好,而且还是汉景帝的庶子,刘邦认他,还真不如认汉景帝为宗亲,又或者是刘邦为先祖,听上去也威风得多,为什么刘邦不这么做呢?
其实这就涉及到了古代的礼仪问题。那就是“五服”,这个词汇最初形容古代人祭祀死者时,按照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后代的关系,从而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后来“五服”就被古人用来形容亲疏的关系了。 “五服论”指的是以天子为核心根据亲疏所画的五个同心圆,天子直接统治的的地区成为甸服,环绕天子建立起来的列国为侯服,侯服之外是被征服人的国家为绥服或宾服,其外是要服和荒服。
五服论范围主要包括了以父亲氏族为主的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很显然,刘备和汉献帝的关系,并算不上这九族,他更不能自称为皇亲国戚,通俗点来讲,假设曹操杀掉汉献帝,自己当皇上,为了永绝后患,要夷灭汉献帝九族,刘备也是不用被杀的。
至于刘备和中山靖王刘胜的关系,如今史书记载并不明确,但是《三国演义》提到刘备的族谱,他是汉景帝的18代玄孙,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汉献帝是汉景帝的13代后人,按这个辈分来算,刘备可不是什么皇叔,而是汉献帝的太太太孙侄。

刘胜生活的年代在(公元前165年-前113年),刘备则是公元161—223年的人,从年代上来看,他确实有可能算得上是刘胜九个世代其中之一。再往上攀亲戚,也不太现实了,人家族谱都在那摆着呢!因此在过去很看重宗亲疏远的年代,刘胜名声反而成了刘备最有保障的大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