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协提案委委员活动小组在提案中建议,市委、市政府结合玉林市民营经济发展实际,在《关于着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意见》和6个配套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对标先进地区,对审批、投资、金融、土地、环保、税收、人才等相关配套政策进行实化、细化,适当提高扶持标准,降低扶持门槛。黄毓林建议,要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实现各部门、各业务系统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最大程度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继续加大服务力度,帮助企业研究制定发展规划,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融资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重视与关怀,更愿与玉林同发展、共成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释放了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强烈信号。政协委员们认为,随着发展软环境的优化,必将激发出更多的制度红利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

“以前去政府部门办事,不问不回答,现在工作人员却主动找企业告知办理流程。”政协委员黄毓林说,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企业和群众办事方便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市场活力,创业的人多了。

哪里的经济投资环境好,哪里的经济就会充满活力,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黄毓林建议,要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实现各部门、各业务系统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最大程度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继续加大服务力度,帮助企业研究制定发展规划,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融资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重视与关怀,更愿与玉林同发展、共成长。

黄毓林认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强化工作效能,掌握相关法规、政策做好企业的解疑解惑工作,积极争取各项惠企资金,落实专户管理制度,有效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要完善配套建设,加大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灵活招商形式,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等聚集人才,提升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全市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创建民营经济先行示范市

在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民营经济先行示范市后,玉林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助推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配套性政策措施。日前,玉林市荣获首批“广西民营经济示范市”称号。市政协提案委委员活动小组在提案中建议,市委、市政府结合玉林市民营经济发展实际,在《关于着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意见》和6个配套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对标先进地区,对审批、投资、金融、土地、环保、税收、人才等相关配套政策进行实化、细化,适当提高扶持标准,降低扶持门槛。

市政协提案委委员活动小组还提议,打好土地供应的提前量,保障民营经济重大项目用地需求,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不折不扣贯彻国家的减税降费政策,提高税务人员和纳税人适用减税降费政策的能力,确保减税降费应享尽享,助推民营经济轻装前进。同时着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让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推动更多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呼吁吸引玉商回归

玉林自古就是商贸繁华之地,素有“岭南都会”的美誉。玉林许多地方有经商的传统,玉商遍布全国各地。呼吁并吸引玉商回归,对助推玉林市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民进玉林市委在提案中建议,聚焦机械、大健康、服装皮革、新材料“四大千亿产业”建立针对玉商回归的重点项目库,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玉商回归专项招商引商活动,加强沟通交流,增强玉商的归属感和向心力,着力解决玉商回归后的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实际问题,使回归的玉商真切感受到来自家乡的诚意和温暖。

民进玉林市委还提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创新金融服务,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订单融资、应收应付账款融资,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获得融资能力。同时大力鼓励玉林籍高素质生源回归玉林、建设家乡,为高层次人才发放“英才卡”,并对持卡人才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对民营企业引进的人才,符合政策规定的,同样给予享受玉林市引进高尖人才政策相关待遇。(记者 马 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