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银行员工设高回报“内部理财”陷阱 骗取老人三百多万用来买彩票

“听说高某最近要被起诉了,这个大骗子可把我坑惨了,让他在监狱里蹲一辈才解恨呢!”4月初,齐齐哈尔市某小区居民夏阿姨听到相关信息后,无限愤恨中又后悔不已。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话还得从头说起。

“夏阿姨,最近脸色愈发的好啊,吃了什么神仙妙药啊?越来越年轻!”今年初,建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中队长张钊遇见辖区居民夏阿姨,亲切地向她打招。“你又开阿姨的玩笑,我只不过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和你们年轻人可比不了。”交谈中,夏阿姨非拉着张钊到家里坐会儿。

在拉家常中,夏阿姨告诉张钊她遇到的“喜事儿”,就是买到了银行内部的理财产品,年化利率百分之十,昨天刚拿到利息,如果张钊也有意的话,她可以帮助联系联系,但还不一定能买得到,并说这事儿要保密。言语间,一丝警觉在张钊心中产生,开始还遮遮掩掩的夏阿姨,随着话匣子打开,滔滔不绝地将办理理财产品的经过向他和盘托出,越听,张钊越觉得不对劲。

回到办公室后,张钊心里反复想着夏阿姨说的话,他马上安排民警去查有没有银行发售的内部理财产品而且年化利率在百分之十的。很快,信息反馈回来,齐齐哈尔各银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好事”。“夏阿姨肯定被骗了”张钊的疑问果然得到了印证。就在民警们准备展开侦查时,夏阿姨的老伴宋大爷找上门来,“孩子们啊,快帮帮大爷吧!”

原来,宋大爷的儿子要买车,都谈好价了,今天来家借钱,可夏阿姨她却拿不出来,在家人的一再逼问下才说出实情,原来这两年时间,夏阿姨投资330万购买了银行内部理财产品。宋大爷和儿子一打听,银行说根本就不允许发售这种内部理财产品,更没有什么高利率回报,这才急忙来报警求助。

【安全文化】银行员工设高回报“内部理财”陷阱 骗取老人三百多万用来买彩票

民警立即开展工作并迅速抓获了嫌疑人。经审理查明,犯罪嫌疑人高某,确系齐市某银行工作人员,但该行并没有内部理财产品发售,高某以自己的工作身份为幌子,谎称可购买银行内部高利率理财产品,从夏阿姨处累计骗走了330万元,除用骗来的本金偿还其高额利率回报,其余270万元均被高某买彩票挥霍一空。

警方提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