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锚鱼”该不该被禁?多个地方开始行动,向“可视锚鱼”宣战,收缴大量违规钓具。
文/漫步
3月份,钓鱼圈发生了不少大事。除了禁渔期的各种禁钓措施引起广大钓鱼人的关注外,“可视锚鱼”也成为备受争议的一种作钓方式,成为钓鱼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好奇者有之,推崇者有之,痛恨者有之!
1、向“可视锚鱼”宣战,重庆、新邵、沈丘等地开始行动
当许多钓友正在谈论这种“锚鱼”工具的效率是如何高效的时候,画风突然转变!多个地方部门开始行动,向“可视锚鱼”宣战,收缴大量违规钓具。
3月26日,据重庆媒体报道,该市第一起采用“可视锚鱼”进行非法捕捞的水产品案告破,嫌疑人冯某被抓获。据称,冯某在3月份花费1700多元,委托他人从网络上购买了一套可视锚鱼设备,组装之后便来到长江一级支流--五桥河附近锚鱼,当日收获3条鲤鱼。
初战告捷后,冯某便开始携带着这套设备四处“锚鱼”,当3月7日他再次出动的时候,被当地渔政人员抓获,鱼竿被当场没收,现场查获渔获物1.26Kg!
同样在湖南新邵县,当地渔政执法队也加大了对“可视锚鱼”的查处力度,短短几天收缴锚鱼杆15副,放流捕获亲鱼11条,处罚3人,责令其放流鱼苗16万尾进行生态修复。
在河南沈丘县,渔政部门同样对可视锚鱼行为零容忍,在当地沙河、泉河等多条河流开展行动,收缴可视锚鱼装备50多套,堆满了整个仓库!
2、可视锚鱼是一种选择性捕捞行为,危害极大
这种看似“先进”的捕鱼方式,为何走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这种工具诞生以来,人们已从刚开始的好奇,逐步发现它的危害性。它可以借助高清摄像头,将水底的影像传导到岸上的显示器中,可以观察到大鱼的一举一动,从而有选择性地进行捕捞!
打个不算恰当的比方,这种方式类似上世纪流行的通过做彩超来对婴儿进行性别选择。可视锚鱼也是专挑大鱼下手!在鱼类产卵的季节,这种方式对水体中的待产亲鱼破坏性极大,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会造成局部区域渔业资源的快速衰竭。
因此,可视锚鱼越来越被广大网友所诟病,喊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3、该不该被禁?多地已有明文规定
那么可视锚鱼究竟算不算违规,该不该被禁止?在2019年之前,这种新生事物好像确实没有被纳入监管范围。但随着可视锚鱼行为的泛滥,多个地方已经明确发文,将可视锚鱼器视为违规钓具。
比如泸州,早在1月份就已经发文禁止可视锚鱼,重庆、沈丘、新邵等地的渔政部门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可视锚鱼是一种违规的作钓方式。
而国家农业部门,也针对休闲垂钓发布了相应规定,禁渔期间原则上实行一人一杆、一钩,限制单线多钩等作钓行为,可视锚鱼显然已经违反了这种规定,被全面禁止确实一点都不算冤。
尤其是在禁渔期间,使用这种违规钓具,不但违反规定,面临被处罚的窘境,而且还招致大量网友口诛笔伐,实在是得不偿失。笔者也在此奉劝使用这种可视锚鱼器的钓友,尽快停止这种偏离钓鱼主旋律的“暴力”作钓行为,让钓鱼这项运动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
4、编后语
古往今来,钓鱼都算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年轻人喜欢,老年人也乐此不疲。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以竹为竿、以麻为丝、芒针为钩”的原始作钓方式已经逐步演化为台钓、路亚、筏钓等多种钓法,钓具也更加现代化,但其“娱乐”的本质不能变。如果为了追求渔获物而不择手段,那也失去了钓鱼本身的意义,迟早会将这项运动推入深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