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1家上市中药企业一季报:15家利润过亿,37家利润下滑,老字号遭遇新危机

来源:国际金融报

疫情期间,中药因持续参与新冠防治而备受关注。在医改和疫情双重影响下,中药企业在一季度会交出怎样的一份成绩单?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依据申万行业(新)分类,共有51家中药上市公司发布了2020年一季度成绩单。其中,14家企业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但37家利润不及同期。

具体来看,一季度中,白云山实现营收169.85亿元,是唯一营收突破百亿的中药上市公司,而紧随其后的是营收77.4亿元的云南白药、营收39.5亿元的天士力和营收31.4亿元的华润三九。此外,在已公布数据中,太极集团、步长制药、以岭药业、济川药业、片仔癀、康恩贝、昆药集团、红日药业的营收均在10亿元之上。

在利润方面,云南白药、白云山、华润三九分别以12.8亿元、11.8亿元、5.3亿元位于前三。片仔癀、济川药业、以岭药业、步长制药、天士力、康恩贝、葵花药业、江中药业、西藏药业、马应龙、红日药业、仁和药业12家企业利润破亿元。在这利润榜前15名的企业中,仅有6家实现了利润增长。其中,以岭药业和西藏药业利润增长较快,分别较同期增长51.88%、81.75%,实现归母净利润4.4亿元、1.29亿元。而出现首亏的药企也不在少数,分别是东阿阿胶、信邦制药、龙津药业、金陵药业和吉药控股。

1

疫情对企业影响不同

作为以岭药业的主打产品,因疫情“火了”的连花清瘟,仅凭一己之力带动了公司的一季度业绩。香雪制药也因为抗病毒口服液销售规模大幅度增长而业绩表现不俗,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077万元,较同期增长161.13%。

与此同时,沃华医药一季度的新增长点也备受关注,如以鸢都感冒颗粒、小儿退热颗粒、炎热清颗粒、银黄颗粒等药品就为企业在一季度创造了新增长点,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413.45万元,较同期增长226.07%。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疫情对一些公司的负面影响也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主营产品不是抗病毒类及清热解毒类药品的企业。众生药业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抗病毒类、热解毒类产品销售有所提升,但疫情期间各级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外的科室就诊人数大幅下降,其中眼科及慢性疾病科室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由此,立足眼科、心脑血管、老年性退行性病变等领域的众生药业相关产品受到明显影响,企业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72.59万元,较同期下降58.15%。

与之类似的是红日药业。该公司虽然主力产品血必净注射液作为疫情用药,销售量较上年同期有增长,但企业近年连续拓展的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因二月份和三月份上、中旬门诊量的大幅下降,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导致一季度企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较同期下降37.65%,仅为1.09亿元。

新天药业、上海凯宝、陇神戎发等企业均由于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在疫情中受限而使得企业产品销售出现阶段性不理想现象。这些企业均表示,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业务逐渐恢复,相关产品的市场销售会逐步恢复,企业业绩也会随之提升。

2

老字号遭遇危机

近年来我国医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医药行业也由此受到影响。对中药企业而言,重点药品监控目录出台和医保目录调整系列政策对企业影响较大,不少知名品种和老字号企业纷纷遭遇危机。

2019年7月1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就发布了“关于印发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涉及到20个化药及生物制品。与此同时,国家卫健委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目录》基础上形成省级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并及时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备案。

此后,不少大品种纷纷遭殃。例如,康恩贝的拳头产品丹参川穹嗪注射液。该产品受相关政策影响,销售成绩大幅下滑,康恩贝也在2019年出现上市后的首亏。企业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6亿元。而在2020年第一季度,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继续影响企业。负责该药品的贵州拜特公司整体销售收入同比下降77.18%,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8726.64万元。

当前,陷入危机的康恩贝欲“改嫁”国资脱困,但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企业后续的经营管理才是重点。在业务方面,企业表示将进一步聚焦中药大健康发展,更加重视非医疗终端市场、非医保政策性产品。

除了康恩贝,不少中医药老字号企业的发展也遇到阻碍。例如,曾经凭借藿香正气口服液而名声大振的太极集团2020年一季报显示,企业期内实现营收26.83亿元,但企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084.39万元。据其2019年年报提示,企业明星产品藿香正气口服液销量下降严重。

记者发现,早在2018年2月,国家药监局就取消了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双跨类别,转换为非处方药。如此一来,药品在医生处方方面会受到影响,销售渠道的收窄加之同类产品的竞争显然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销售不利。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9年间,太极集团的扣非净利润已经有8年亏损。

尽管如此,对于企业未来发展,太极集团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将优化投资,聚焦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并对现有销售模式进行创新,深挖现有文号产品潜能。同时,加快智能化生产与管理建设,加快新产品研发上市力度,积极推进公司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

转型策略不一

在国家政策鞭策下,中医药企业开始寻求转型发展,不同企业的发展策略也不尽相同。

其中,发展医药大健康成了不少企业的选择。例如,云南白药就表示,企业正围绕“新白药、大健康”的方向发展,探寻大健康、医疗康复等领域,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但企业2020年一季度增收不增利,企业实现营收77.43亿元,同比增长10.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82亿元,同比减少-34.48%。

另一方面,也有企业提出走国际化的道路,天士力就是代表企业之一。当前,天士力正在推进明星产品复方丹参滴丸FDA项目,目前正处在ORESA试验。2020年一季度,天士力营收利润双降,期内实现营收39.53亿元,较同期减少13.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5亿元,较同期减少34.21%。对此,企业仅表示系“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据企业2019年年报披露,在医保控费背景下,天士力的中药板块销量下滑严重,业绩由此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白药、天士力已开始向生物制药领域布局,步长制药、众生药业、九芝堂也有类似动作。

而就在企业思考转型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疑似蹭热点的企业。例如,此前国内掀起了一股“工业大麻转型”风。一位从事医药行业咨询工作的研究人员向记者介绍,“上市企业会有市值管理的需求,‘工业大麻’亦是其中之一,但通过炒热点抬股价的行为都不持久,且热点一过股价必然回落。对于医药企业企业而言,并非不可以开展工业大麻业务,但企业在布局时应审慎参考自身情况,并判断该业务能否持久发展。”

在工业大麻风潮中,龙津药业就入了局。据其2019年年报显示,企业工业大麻花叶收入2266.99万元,占到了营业收入比重的8.23%。但当年企业归母净利润-2310.74万元,由盈转亏。在龙津药业一季度业绩报也显示,由于疫情影响等原因,企业期内亏损418.93万元。

4

利好政策频出

在纷纷扰扰的转型路中,中药企业的未来应该如何走?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强调了研发的重要性。其表示,“过去,我国中药研发太薄弱,这对中药企业发展非常不利。它致使很多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毒副作用都很不清晰,竞争力弱。未来中药要想走得长远,就必须加强严谨的科研研究和中药材质量管控。”此外,史立臣还表示,部分企业存在产品结构老化的问题,应注意及时调整。

华泰证券此前研报指出,中成药行业增速自2015年起连续两年低于10%。而近年在医保控费、销售合规等压力之下,预计行业会维持疲态。但企业可结合品牌价值、管理机制、文化营销、研发能力、并购能力、学术营销这六大方面提升自身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此后,各地的中医药发展细则也陆续出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11个省级行政单位出台了相关文件。由此,不少中药行业人士大呼“中医药行业迎来建国以后最好的政策环境”。

尽管行业在利好政策下备受鼓舞,但也有忧虑的声音传出。某中药企业工作人员向记者提出,“虽然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众多宏观政策鼓励中医药发展,但大部分政策都只是顶层设计,细化的、可实际操作的规则较少,而具体的落实工作也无人监管。这需要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关注。”

记者 黄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