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小米需要持续强化硬件与终端创新,补足所谓短板,但硬件是躯壳,是皮囊,总有无法规避的较高程度的行业标准化,它是 一重 制约,很难真正做到多好的个性化体验——现实中的创新多是工业设计、外观层面,而软件与系统,才是灵魂。这个话题,可在两大层面展开:一是MiUi12对小米10青春版硬件能力的补足与支撑。

小米10青春版发布会,若只渲染硬件,雷军实在不该现身,卢伟光、常程等人出来就够了。

这会自降身段。尽管一堆摄像参数、配置加身,支撑起所谓50倍潜望式变焦,也不能说多经验。这产品是有厚道处,整体堆料,只能说过得去。它靠的是一种出色的平衡感与较高的综合品质体验,它更适合这一周期的5G市场。

过去,雷军老出来讲硬件细节,不利于提升小米整个组织的活力。更多单元的领导力,难以释放。都10周年了,雷军务实太重,务虚不够。

不过,这次,我觉得,他出来的实在太是时候。也必须由他提纲挈领,穿插引导,才有更大成效。

因为,整个发布会焦点与重心,其实不在硬件,而在小米MiUi12,也即新版操作系统层面。

这个话题,可在两大层面展开:一是MiUi12对小米10青春版硬件能力的补足与支撑;二是标题传递的部分,就是MiUi12话题里,有小米深沉的傲娇与隐蔽的攻击,它正在挑战过往的秩序。

不过,第一层面外界这两天说太多,我的重心就在第二层面。

尽管小米需要持续强化硬件与终端创新,补足所谓短板,但硬件是躯壳,是皮囊,总有无法规避的较高程度的行业标准化,它是 一重 制约,很难真正做到多好的个性化体验——现实中的创新多是工业设计、外观层面,而软件与系统,才是灵魂。

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但是,若你只是被MiUi12炫目的“超级壁纸”、动画、可视化效果吸引,就认为出色处不过在于设计美学层面,于是就复制一堆美好词汇,极简啦,唯美啦,细致啦,实用啦等,那肯定没有真正感受到miui12的竞争力。

一堆设计美学词汇不过属于感性与表层。支撑它们实现的,才是精髓与核心。

那是10年之久的系统级的创新、协同、整合能力,以及用户思维。想想看,10年前,在一个移动互联网活蹦乱跳、终端还非常混乱的时刻,miui敢于开放给市场,带有多深的超越硬件皮囊的自信。

尽管创始团队里有硬件派,但小米起步于软件。它与雷军、林斌等人原初履历与商业实践深有关联。

所谓用户思维,它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内容及服务层面的体现,远远超过硬件层面。

miui11已相当惊艳,miui11更甚,但这里不想复制官方介绍,也不想追溯到源头。因为,对于小米操作系统的认同,感受最深的一次,不是此刻,而是当年MIUI 6与MIUI 7。

那两代,小米其实已经系统地呈现了这一层面的真正竞争力。只是,那时更多还是侧重硬件终端的营销狂欢,小米这一层面的价值被忽视了。

MIUI 6发布那年,原MIUI掌门人洪峰说,MIUI 6的设计哲学是“内容才是本质”。

所谓“内容”,其实就是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导向。MIUI 6的创新体现在层次扁平化、融合移动搜索、应用功能融入系统,并借助开放的互联网增强小米云服务。当时它也强化了安全方案,涵盖了今日强调的所谓隐私权限调用话题。

小米不是技术至上派,用户导向与系统性的底层思维才更重要。

在这种系统级支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高频修补、迭代更新直到今日系统级的安全,应用服务的细腻,以及简约、唯美、流畅、精致、实用的设计美学观。由此,也才能真正实现从铁人三项到新铁人三项再到今日整个商业模式的闭环,小米的服务与软实力,甚至小米富有效率的运营、精细化管理也才得以沉淀。

当然,长期以来,很多人只是习惯看有形的东西,看硬件与终端,以为手感就是一切。这种视野里的小米价值,常常被扭曲。

还记得,2015年,MIUI7发布后,曾遭遇一波质疑。有人说雷军讲了半天,没什么新鲜感。

一个崇尚硬件比拼的营销狂欢周期,当然如此了。人们关注更多感性的东西。实际上,MIUI6到MIUI7过渡的中间,小米每周都有更新,已经持续累积出MIUI7的体验。

操作系统的创新,更多是微创新。比拼的是日复一日的消费洞察、耐力、持续不断的打磨、更新及迭代,不可能一夜之间有什么完美体验。

操作系统不可能真正脱离用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硬件的制约,而提前设计出所谓完美的方案。它始终落后于用户需求。如此,才能捕捉到一个公司真正的秘密。

2015年,我在一篇文章里说:“从1到7,MIUI已经历了更多细微的变化。至少在中国,还没有看到哪家系统做到它现有的流畅度,小米的系统体验比苹果iOS更适合中国人。”

今天,MIUI12的体验不会逊色iOS新版。两者体验差异,更多体现在心理层面,一些缺陷常常被美化。MIUI12的美好就像iOS的蹩脚一样难以为人感知、发现。

在MIUI12上,雷军这次其实有很多傲娇,只是他的表达不够活泼、生动。

他这么说的:“去年我们发布了MIUI 11,这个产品饱受赞誉。在微博、在论坛,到处都能看到对MIUI 11的夸奖,我就不一一说了。前几天我试用了MIUI 12,我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惊艳。这款产品做得非常非常出色……”

“非常非常出色”,这风格真是一以贯之。

小米MIUI负责人金凡的几句表达,传递出了这一时刻小米的力量。一种可能打破隐蔽秩序的力量。

让我完整地复制一段:“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挑战最强,MIUI我们要挑战最强。但是非常难,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它不难的话,在过去早就发生了。为什么呢?因为首先我们要有超级强悍的技术,我们都知道,苹果的软件技术是领先十代的,安卓现有的能力其实是远远无法支撑我们的梦想,怎么办呢?在整个业界大家都在努着谷歌去努力,什么时候谷歌超越了苹果,大家就跟着一起超越。但是它离我们的梦想差距很大,怎么办?为了梦想,我们只能自己干,技术是一切的基础。”

这段里,两句称得上惊艳:

1、安卓现有的能力其实是远远无法支撑我们的梦想。

2、它(安卓)离我们的梦想差距很大,怎么办?为了梦想,我们只能自己干,技术是一切的基础。”

两句结合,意味着什么呢?

那就是,今日MIUI12,绝不是小米操作系统真正牛逼的形态,它很可能已经具备更强的后手:超越安卓藩篱的能力。

金凡的表达,有一点似曾相识。2016年,华为mate8发布时,余承东在上海这样说:我们正在推着安卓、ARM走。

这不是简单、平面地做比较,好像华为系统走在了小米前面。事实上,很早以前,小米朋友就有类似的表达。两家公司的差异在于,华为是以备胎的危机感做了储备,小米更多还是以自然演进展示一段时间以来的不甘。这是两种心态,华为借此能造就强悍的能力,而小米能生成更为自然的世界观。

记得去年华为以盛大的场面标举鸿蒙时,一位小米的朋友说,这理念不新,小米具备这种能力。那就是说,还不到时候。

安卓是一片自由的土壤,终端生生死死。于群体而言,它当然仍有生命力。但于这一体系中的领导者来说,已到超越时刻。有人是以撕裂的方式转身,有人以温和的方式反拨。

小米就是后者。安卓已经限制了小米的梦想。我大胆断言,未来一天,它一定会有相融而又独立的新系统超越。强调“相融”,是因为它会展示更开放的视野,强调“独立”是它必须具备的均势制衡。小米可以形成既不同于苹果,也不同于鸿蒙,兼容安卓而又独立的形态。

已有行业趋势背景。5G兴起,将使得整个价值链进一步走出硬件决定的利益格局。5G不止终端概念,更有丰富的场景,会撬动更多行业,触达服务。这部分链条,恰是小米更为擅长的模式。

当然,这种变化不会一夜改观。它仍建立在底层技术创新基础上。金凡说的“只能自己干”,透露着创新不易。

不过我还是相信小米能越过这一藩篱。雷军与金凡的话里,有自信。否则,这一时刻,发出这种声音,很容易得罪谷歌——尽管谷歌对小米的依赖明显加重。

一旦操作系统有更大的革新,那就意味着另一重能力:小米势必会定义硬件领域的规则。

同样不排除,它会持续公布自己芯片等领域的底层建构力。之前,它虽有布局,一段时间以来也有诸多投资,但这种点状的布局,必须有待更为独立的硬件底层创新来产生广泛的协同,形成合拢。

如此,小米相对理想的形态,就不止于所谓新铁人三项。无论纵向还是横向,它都有枢纽与统摄力,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间,都有一体化、全栈化的能力。当然,以它风格,会是开放的形态。

最后一个话题:为什么,文章标题里,我们会说,这是隐蔽的攻击呢?

不要觉得话题太严肃。其实有轻重、清浊。

你还记得前段小米10海外版包装引发的争议吗?那句with easy access to the Google apps you use most,尽管出于谷歌新约要求,确实也撩拨到了华为此刻的尴尬处。尽管我们认为HMS与GMS的博弈并不那么悲观,但短期市场成效,华为应该不会太满意。

包装之后,借着新品强调MIUI12的创新,并且渲染出超越的欲望与潜能,你想,华为会安稳吗?

小米这次几乎未曾提华为,反而展示了更多自信。

苹果会乐见吗?

谷歌还会当个二大爷吗?它当然也有压力。但我刚才说了,小米的策略应该是既相融,又独立。这种立场很难,会涉及复杂的博弈,但若小米没有这种能力,或者直接走向撕裂,不说生态构建会吃力,现有的模式其实都很难持续。

但这恰是更大范畴的创新部分。很多时候,精确的能力必须有模糊艺术来衬托真正的竞争力。后者也是软实力。

前次,小米10海外包装话题上,我说华为有玻璃心,小米则有点暧昧。其实,MIUI12何尝又不是?深沉的傲娇与隐秘的攻击,挑战过往的秩序,在商言商,本也是市场竞争的常态。

这有些难以表达。所以,我只好用了“轻重、清浊”两词来搪塞。不过,生活就这样,总还是有一点思维的乐趣。

夸克,最小的粒子,微末的洞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