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与其他的超级英雄有什么不同?温子仁想了想,“他能和鱼说话。”

上映8天,票房9亿,《海王》置身国内电影市场,就像一颗冲进可乐里的曼妥思:电影爆炸,反应剧烈,市场沸腾后喷发出惊人的票房红利。DC超英宇宙在中国迎来高光时刻,导演温子仁的金字招牌擦得闪亮,国内众人齐齐欢呼600亿手到擒来,而皆大欢喜的局面下,都是“操盘手”华纳兄弟的精妙计算。

《海王》国内票房破10亿,华纳兄弟上演“DC复仇记”?

截至写稿时间,《海王》国内市场排片占比达到40.2%,单日票房7107万,累计票房破10亿,连续六天大盘票房占比超过80%,猫眼预测其总票房达17.06亿。这个成绩相比《毒液》国内同期票房略有下滑,但是放在寒冷的12月电影市场和一贯吃力不讨好的DC超英电影上,依旧十分惊艳。

《海王》国内票房破10亿,华纳兄弟上演“DC复仇记”?

数据显示,《海王》首周三天(12月7日-9日)票房达6.42亿(约9300万美元),成为华纳兄弟在国内票房市场的最佳开画成绩,也打破《寻龙诀》国内12月开画纪录。同时,国内票房凭一己之力将《海王》推进了全球票房市场的上位圈,《海王》压过感恩档风头正劲的《无敌破坏王2》《绿毛怪格林奇》等,登顶全球周末票房冠军。

对于全球市场而言,这既是DC超英电影的华丽“复仇”,也是国内电影市场之“好莱坞最大票仓”的再一次正名。华纳兄弟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这都不是偶然,《海王》提前两周国内上映、温子仁担纲导演、12月初的上映档期,一切都有安排。

DC《海王》票房大爆,

英雄狂欢背后的冷思考

在国内电影市场,《海王》已经被视为DC超英宇宙“英雄”。

8亿票房,《海王》已经超过了《正义联盟》(票房6.90亿)、《BVS:正义黎明》(票房6.18亿)、《神奇女侠》(票房6.10亿),成为DC超英电影国内票房最高的作品。同时其豆瓣评分8.0,猫眼评分9.2,特效制造的视觉奇观,DC电影此前未曾达到的娱乐体验,《海王》难得的把控了票房与口碑之间的平衡,超英电影不仅仅是DC粉丝圈层的狂欢,更作为一部成熟的好莱坞工业电影走向了大众市场。

《海王》国内票房破10亿,华纳兄弟上演“DC复仇记”?

而这样综合素质较高的进口大片国内12月的电影市场意味着什么?数据显示,第49周(12月3日-9日)国内票房报收9.33亿,同比上涨了37%,其中《海王》贡献票房近70%,成为寒冬期内继《毒液》之后第二部拉升电影大盘的“救市者”。参考目前的放映片单和此前《毒液》的票房走势,此后5天《海王》依旧拥有充足的票房增量,票房曲线将再度攀升,或将成为今年第三部票房破10亿的超英电影,为国内电影大盘上了一层保险。

《海王》收割票房,国内大盘升温,DC宇宙有了代表作,看起来一切都分外和乐,但热闹的氛围之下,不少人从“大片效应”中清醒过来,开始进行冷思考,最核心的问题是:《海王》在国内大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以这个问题为基础衍生出了诸多支线问题:《海王》口碑与实际是否相符?《海王》剧情如何?《海王》在DC宇宙中有什么意义?——疑问之下是公众内心对好莱坞特效大片的怀疑。

《海王》国内票房破10亿,华纳兄弟上演“DC复仇记”?

我们不妨从支线问题一一分析推回到核心问题。从目前的电影口碑来看,《海王》豆瓣评分从8.4分回落至8.0分,盛誉之下开始出现不一样的声音。观众从《海王》史诗级的特效冲击中回过神,开始察觉电影剧情上的苍白。

剥开视觉上的极致享受,《海王》讲述了一个极为传统的“王子复仇记”的故事,“成长、对抗、回归”仿佛成为个人超英电影中的“三板斧”,几年间国内观众看过各种版本的“英雄成长之路”。对于这个已经被榨干挖尽的故事,即便用各类仰俯拍长镜头、旋风摄影、极致的慢镜头来包装也显得陈旧。

温子仁的“平衡点”

而《海王》对于DC宇宙的意义,更大意义是导演温子仁对于DC的意义。温子仁拍摄恐怖片起家,在美式惊吓片、东方灵异片都黔驴技穷之时,联手雷·沃纳尔打造了《电锯惊魂》系列、《招魂》系列、《死寂》、《潜伏》等经典恐怖作品,以别开生面的电影概念与手法迅速在恐怖片行业拥有了一方拥趸势力。

这个时期温子仁被视为熟稔掌握“吓人的技术与艺术”的导演之一,精准的掌握了电影节奏,并善于使用音效、色彩、镜头拍摄等制造出临场感。接连创造以小博大的成功案例之后,温子仁被好莱坞认可,但是除了恐怖片,温子仁其他“试验田”并不多。

《海王》国内票房破10亿,华纳兄弟上演“DC复仇记”?

2015年温子仁“接盘”《速度与激情7》(以下简称《速7》),这部电影全球票房超过15亿美元,国内票房达到24.27亿,《See You Again》酸软了全球观众的泪腺,温子仁对主流商业片展现出的把控能力让他达到了世俗意义上的“出圈”,并在在国内市场拥了相当的好感度。

执导《海王》是好莱坞对他的再一次青睐,1.6亿成本做出的极致视觉特效与宏大格局,再次证明了温子仁是个聪明绝顶的导演,在恐怖片行业中他能建立新的概念语言,在主流商业片中他能调动所有因素,取悦最多的人,在大众、小众,粉丝、路人之间寻找到几乎不存在的平衡点。

“我觉得这部片子(《海王》),它是一个超级英雄电影,但是跟其它的超级英雄电影不太一样。它更像是一个经典的冒险、奇幻的动作片,主角们会经历不同的世界,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你可以了解他们,越来越喜欢他们,喜欢这些角色。”温子仁说。《海王》的最大目的不是取悦DC漫画粉丝,而是让所有观众到能享受乐趣的商业大片。

DC与华纳兄弟选择温子仁执导《海王》,在技术层面与内容层面都是一张安全牌,电影团队里有什么比一个会拍片又会省钱的导演更来得安心?

事实也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在扎克·施奈德通过《超人:钢铁之躯》《BVS:正义黎明》等电影构建出DC宇宙浓墨重彩的暗黑系风格与严肃叙事后,《自杀小队》《神奇女侠》《正义联盟》均陷入了娱乐与严肃风格的拉扯之中,《海王》则用极其凌厉的姿态,以纯粹的视觉感官与娱乐属性打破了DC宇宙的尴尬境地,在国内超英粉丝的欢呼中宣告DC宇宙的新时代到来。

《海王》国内提前两周,

华纳兄弟的“赌马主义”

有DC超英的IP、温子仁的金字招牌,华纳兄弟的谋算有了底气——将中国市场作为预热基地,为北美市场制造先机。

在11月第一波进口大片进入内地市场之时,华纳兄弟就对外宣布了《海王》12月国内的定档日期,比北美整整提前两周,这一方面是由于贺岁档国产无大片,大盘持续走低,国内需要大片提振,进口政策放松,一方面则是华纳兄弟的有意为之。

《海王》国内票房破10亿,华纳兄弟上演“DC复仇记”?

在《海王》之前,国内影迷都不曾在《神奇女侠》《正义联盟》等超英电影上享受过提前上映的待遇。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海王》主创来华宣传,预告片等宣传物料陆续放出,各大社交媒体KOL大力安利,国内市场成为“第一信源”,影迷们充分感受到了《海王》上映“优先权”带来的被重视感,这一定程度上为《海王》票房大爆进行了铺垫。

12月《海王》正式上映,电影国内首发产生的票房转化力与市场优势开始显现。在档期上,《海王》天时地利人和,《毒液》《无名之辈》后继无力,《无敌破坏王2》遭遇冷淡,市场缺乏商业大片,《海王》恰逢其时。

在口碑上,国内市场成为了《海王》第一发酵地,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海外口碑带来的影响。此前《正义联盟》《神奇女侠》海内外同步上映,海外口碑反馈成为国内影迷的参考数据之一,口碑失利也无形中对国内票房产生消极影响。同理,此次《海王》在国内的火爆情况也潜在的影响着海外市场对《海王》的预判。

更重要的是,国内市场为《海王》在海外电影市场的竞争中进行“保底”。数据显示,索尼动画《蜘蛛侠:平行宇宙》、迪士尼经典IP《欢乐满人家2》、派拉蒙出品的《变形金刚》首部衍生电影《大黄蜂》等都于12月在北美市场陆续上映。

《海王》国内票房破10亿,华纳兄弟上演“DC复仇记”?

这个片单被国内影迷称为,“神仙打架”,而鉴于此前DC超英电影在海外票房市场上的成绩,《海王》在这个战局中显然没有太多的优势。

华纳兄弟将《海王》首发站放在国内,或许是希望通过时间差将《海王》的票房红利最大化。一直以来国内市场都是好莱坞进口大片的“票仓”,《海王》有着超级英雄的光环,炸裂的特效,温子仁《速7》在国内的票房也能作为利好参考,那么在“率先中国市场获得一批红利,再进入北美市场苦战”这个方案显然比直接投入北美市场要有保障得多。

目前单凭国内票房成绩,无法预知《海王》在全球市场上的结果。但是可以想象,如果《海王》在全球票房市场上获得成功,在电影市场上,超英电影宇宙将打开新的格局,漫威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毒液》开拓的索尼“蜘蛛侠宇宙”、DC超英宇宙等都将重新排位,在电影公司层面,好莱坞大片或许又多了一条新的发行路径,中国市场的首发优势得到挖掘,全球票仓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