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洒爱写人生

——“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车龙同志的事迹

车龙,男、汉族,于1962年出生在敖汉旗下洼镇,1983年参加教育教学工作,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三十多年的历程中,先后担任过中学化学、小学数学等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担任过中学的团总支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中心学校总队辅导员、工会主席、安监办主任、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在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把爱心奉献给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用良好的师德浸润着自己的人生。在这片求索的沃土上,他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尽洒汗水育芳华,挥笔洒爱书写出靓丽的人生。

一、传递知识 躬耕于三尺讲台

车龙同志参加工作三十多年以来,他先后从事了19年的初中化学教学、4年小学数学及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尽职尽责,认真备课上课,不敷衍塞责,做到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思想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特别是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大潮中,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研读《新课程标准》,并将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大胆的创新实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下注重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他撰写的《教学反思集》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反思集”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他不仅注重实践的创新,更注重理论的学习与指导,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研教改活动,1993年荣获旗级初中化学教学能手,在2000年他承担的《目标教学理论与实验研究》实验课题荣获敖汉旗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并荣获教育部颁发的教科研成果证书。2002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化学“天原杯”竞赛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园丁奖”。他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多篇论文,其中《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一文,在全国中学化学教研论文大赛上荣获一等奖,并发表在《内蒙古教育》杂志上。多年来,他所教学科的成绩又曾连续多次获得“教学效果奖”。他的工作扎实,业绩辉煌,深受领导的褒奖和家长的盛赞。

二、播撒爱心 搭建少年儿童成长的平台

在辅导员工作中,车龙同志根据少先队员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方案、织各种活动。2004年他设计的"学历史、看今朝、创未来--民族精神代代传"系列活动方案,受到团旗委的表奖。他在全镇少先队员中开展为烈士募捐修葺纪念碑活动,用捐得的爱心款为在辽沈战役中牺牲的39名无名先烈立碑纪念,并将两处墓地做为永久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还组织开展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是在的“小、巧”活动。这些活动使队员们学会了求知、生存、处事、做人,创设了文明祥和的少先队集体。

由于车龙老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洼地区的少先队工作呈现出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报刊上有事迹的喜人效果,成为敖汉旗乃至赤峰市少先队工作的典范。2005年10月下洼中心学校代表赤峰市农村牧区接受自治区少工委的少先队工作检查,效果极佳,赞誉频至,深得旗市区团队组织的褒奖。2006年6月1日光荣地出席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次少代会,受到自治区主席杨晶等领导的接见。他先后被评为敖汉旗、赤峰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骨干辅导员”。曾受自治区少工委的邀请在中央团校和海南省三亚做过少先队工作学术经验交流,深得与会者的赞赏

2013年4月他代表赤峰市在江苏淮安参加了全国骨干辅导员培训班,会上他设计并参演的实训模拟中队活动《我们是勤俭节约的小主人》,被大会组委会评为“最具队员参与奖”。10月13日第64个少先队建队日之时,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少工委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三优”表彰大会上,车龙老师荣获“全国优秀辅导员”称号,这是赤峰市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辅导员。车龙老师荣获“全国优秀辅导员”称号,是他多年来钟爱少先队事业和在少先队工作上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各级团组织多年来培育的结果,获此殊荣更是敖汉旗少先队辅导员的骄傲。

三、以人为本 为师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自2008年开始担任下洼中心学校的安监办主任工作以来,牢记“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不断完善学校安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在学校安全稳定和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教育局下达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取得优异成绩。

一是制定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管理目标考核办法和考核实施细则》、《关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等各种长效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安全制度建立、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建筑设施安全标准、食品、交通、消防安全、校园事故及周边治理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使学校安全工作落在实处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抓了安全基础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参与并组织了中小学自救互救消防演练活动,组织了交通安全法进校园活动,根据不同阶段和年级特点督促学校利用课堂教学、班会、集体活动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火灾、拥挤、踩蹋、交通安全等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通过一系列工作,学校师生对安全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责任意识、防护意识和自护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三是注重落实好安全工作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要求,细化责任,明确要求,在各学校形成了一把手总负责,主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使全体教职工共同承担起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责任,按照岗位要求,把教职工履行安全管理和教育责任的情况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并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建立了学校安全月报制度,重大事故及时上报制度,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国家两会、节假日带值班及零报告制度,年终考核通报制度和评选先进的激励机制,对学校的门卫、校园保安、校园巡逻等常规化管理工作做了一些个人努力,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全员参与学校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四是坚持“教育为重,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要治本”的方针,做足做好“防”文章,在此基础上变“堵”为“疏”,坚持做到一月一小查,一季一大查、半年一小结,全年进行总结评比。在检查中注意灭死角,不留漏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责任追究制并立即整改。针对寄宿校的住宿学生多,接送学生的车辆多、车次多、车型小,学生往返家校的道路弯路多、沟岔多等实际,他首先采取“五制”并行的措施,加强对接送学生的车辆进行监管。五制即:学生上车签名制、值周教师入车核查制、带班领导与司机交接制、门卫把关放行制、岗位责任追究制。“五制”并行的措施堵塞了超员接送的空隙,对车辆超员行为进行了根源上的遏制。

由于车龙同志的积极努力,使得下洼中心学校多年来从未出现过一起交通安全事故和重大责任事故,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多次表扬,下洼中学还被赤峰市评为“全市综治示范校”、“全市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下洼中心学校被教育局评为“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车龙同志被赤峰市人民政府评为“学校安全工作先进个人”,被赤峰市教育督导委员会聘为“赤峰市学校安全工作专职督学”。。

四、笔耕不辍 传递教育发展的时代信息

2003年车龙老师调入下洼中心学校分管少先队、学校安全和新闻宣传工作。为了写好新闻稿件,他一方面刻苦学习,敖汉报、赤峰日报、内蒙古北方少年报是每期必读,自己自费订阅了《新闻写作》杂志。另一方面经常深入到全镇中小学里,观察寻找新闻信息的素材,晚上就开始构思写作。2006年他的第一篇新闻《争当孝心小明星》在内蒙古《北方少年报》上发表、第一篇散文《期盼爸爸明年的生日》在《赤峰日报》上发表了,这是对车龙老师写作生涯的莫大鼓舞,自此更加努力练笔,陆续在华夏第一次网站、敖汉教育信息网站、中国敖汉网站、辅导员论坛、内蒙古少工委网站、《敖汉报》、《赤峰日报》、《赤峰教育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新闻信息、诗歌、散文、杂文、故事等。当看到自己的豆腐块文章在里面,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也更加激发了他的写作激情。白天上班时间忙于处理工作中的琐事,把写新闻的时间都全部留在了晚上,几乎是天天都坚持写到晚上11点左右才休息。为了突出新闻的真实性,自己购买了数码相机,随时发现素材随时拍摄下来,配上简短的文字再发给报刊网站

2011年暑假,他写的人物通讯《风风雨雨四十载,笔耕不辍写人生》,记述了一位74岁高龄的老业余通讯员的感人事迹,文章长达6000多字,刊登在敖汉报、赤峰教育、赤峰日报生活版、内蒙古日报百姓生活版上,被敖汉电视台编排成电视专题片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由于领导的关爱和自己的努力,他的新闻写作水平不断提高,每年有近200篇条新闻信息被报刊网站采用,连续8年荣获敖汉旗团委“优秀信息员”称号,连续5年被敖汉旗教育局评为“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被赤峰市教育局评为“教育信息宣传先进个人”,被赤峰市作家协会吸纳为赤峰作家协会会员。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荣誉,车龙老师不骄不躁,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行为甘愿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爱写好师德,用心写好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