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圆明园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但因为一场灾难,这些文物大多流落海外。具体的数量没有人知道,更受关注的是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这本来是圆明园海宴堂门口喷泉的一部分,铸造于清朝乾隆年间。一共是有十二尊,1860年时丢失。到2019年的11月,也只有七尊铜像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到了祖国,而其中蛇首、羊首、鸡首、狗首均是下落不明。但专家在对圆明园进行修复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价值远比回归的那七尊高。


圆明园,乾隆皇帝是这样描述的: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理想与艺术的典范。它的美是中国古典艺术园林的一个高峰,在圆明园的身上,它集了中国数千年的园林艺术之大成,有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是从它开始的。圆明园的风格多样,它既有传统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也有江南水乡园林的温婉,还汲取了欧洲的建筑形式。

1707年,康熙下令开始修建圆明园,它的设计师雷金玉是清代建筑师样式雷的第二代传人。而圆明园这个名字是康熙赐的,根据史书记载,圆明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说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当圆满无缺,政治业绩应该要完美明智,这可是封建时期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经过一百多年的经营,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了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则是20万平方米。一共有150多个景,号称万园之园,海宴堂也不过是一片欧式园林的一部分,它喷泉的一部分都是无价之宝,更何况其它部分。可这样一座举世无双的园林却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之中毁于一旦,圆明园被抢的宝物无法数清。从一段记载中仅能窥见一二,当时英法联军进去之后,因为珍宝太多,他们一时都不知道该拿什么好。


可恨的是抢了还要放一把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笼罩着北京城。1861年,忍不住的雨果发声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圆明园被毁后,同治打算修复,但是因为清晚期财政困难,只好作罢。

它的毁灭令人痛惜,1996年开始,圆明园先后进行三次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发掘面积达7000平凡米,出土文物达5万多件,其中有一件铜鎏金象首。这是在大宫门遗址御河内部发现的,象首的制作工艺远远要比十二生肖要高,属于精品。


不仅是制作程序复杂,而且花费的金额还比较大,它的出土,代表的是清朝铸造技术还有鎏金工艺的高水平。而它之所以没有流落在外,因为它掉进了河底,掩埋在淤泥之中。被打捞上来的时候,光是清洗就用了半个月。

象首上有又长又卷的鼻子,还有长牙和大耳,整体造型很是精巧,线条也十分的流畅。历经多年的风霜,清洗过后的它依然闪耀着金光。它掉进淤泥应该是一个偶然,根据专家猜测,象首应该是某个器物,像是鼎或者炉之类的一部分。整件被搬运的时候,象首不小心掉进河里,从而幸运的保存到了今天。

参考资料:《清史稿》、《谁收藏了圆明园》、《四十景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