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邓超、俞白眉合作导演的大型教育电影《银河补习班》于2019年暑假上映,电影讲述了一对父子漫长而又感人的爱与亲情。在浩瀚的太空,身为宇航员的儿子马飞(白宇饰)意外失联,在诺大的绝境中想起自己那了不起的父亲,以及自己小时候父亲马皓文(邓超饰)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两个半小时的时代篇章全程被加上了一层情怀滤镜,一路跟随父子的相伴成长,欢笑中包含深刻主题。《银河补习班》不只是一部成长史,更是一部笑点与泪点齐飞的影片。

这部影片在上映不到一周时间就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大家对这部影片的褒贬不一。

有的人认为马皓文的教育非常成功,因为他把马飞这个学校闫主任口中的“问题学生”成功地培养成了一名优秀的宇航员。从一开始那个丝毫看不起马飞觉得他已无力挽救并且坚持要让马飞退学的闫主任眼里的“问题学生”马飞,再到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一名临危不乱的优秀宇航员,马皓文的教育是成功的。

而有的人则认为他的教育从某种独特的意义上来说是失败的。马皓文因为当年设计的工程桥梁出现意外坍塌而承受了七年牢狱之灾,而当他多年来一直四处奔走,为自己的冤屈平反只差最后一步时,马飞却因为担心影响自己职业前途而劝父亲放弃平反。马飞的那句“你能放弃那事吗?桥已经塌了,就算案子反了,那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赔偿”更是让马皓文瞬间意识到自己多年来的教育其实是失败的。

在我看来,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孩子是否学会了如何去做人,而不是看孩子究竟有多大的成就。无论孩子长大以后有多么的优秀,不懂得或者说为了利益放弃做人的基本准则,那就是失败的教育。

从“问题学生”到宇航员,是成功的素质教育

影片中一点都不看好马飞的博喻中学的闫主任(李建义饰)多次提出让马飞退学的建议。在他看来,“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而马飞就是他眼里那个再怎么洗都变不成钻石的煤球。

但是马皓文并不这么觉得。而就在马皓文因为桥梁坍塌问题含冤入狱时,儿子马飞从此性格变得非常自闭,厌学情绪也越来越重。马飞的妈妈馨予(任素汐饰)也另改他嫁,甚至一度认为马皓文简直不可理喻。马皓文在监狱关了整整七年以后,他出狱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儿子,一是他这七年来对儿子甚是想念,二是他有信心自己一定能带好儿子,能让儿子变得好起来。

马皓文坚信自己的孩子并不是闫主任口中的“智商有问题”,而是没有找到适合孩子自己的学习方法,于是马皓文非常自信地与闫主任打赌:初一结束之前一定把孩子的成绩提高到年级前十,不止如此,等他离开学校时,他会是这个学校里最出色的孩子。

在这场赌局中,马皓文不紧不慢,用自己最独特的方法去激励孩子,他不止一次地告诉马飞“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这句话永远能让马飞信心大增。

坏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鼓励与肯定。马皓文并没有强迫要求儿子每天规规矩矩按部就班地根据学校的安排学习,而是通过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满满的陪伴与爱,给予了孩子足够的空间与自由,真正做到了“循循善诱”。鼓励孩子相信自己,带孩子逃课感受自然,参观他心之所向的博物馆。

朵渔的《父与子》中有两句诗如此写道:“当我叫一个男人父亲时我觉得他就是整个星空”、“作为父亲的儿子我希望他在我的茁壮中不朽”。

成长的过程是陪伴,人生并不是一次功利的射箭比赛,成功与否也不是由能否射中靶心决定的。

最后在那个炎热酷暑的暑假,马飞兴冲冲地跑去告诉正在工地干活的马皓文“考上了!”而马皓文欣慰又舒心地一笑,更是说明了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站在素质教育这一具体的角度而言,马皓文的教育是成功的。

为了前途放弃为父平反,是失败的教育

《银河补习班》补习的是人性,理想的教育,影片中马皓文作为一个尽忠尽职的桥梁工程师、一个能你不顾他人看法坚持自己的决定陪伴儿子的好爸爸,始终从未放弃过儿子,他坚信儿子一定会是学校里最出色的孩子,始终鼓励孩子,不随波逐流,要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从某种角度上而言《银河补习班》更像是一个人性教育片,马皓文的那句“虽然桥塌了,但是爸爸心中的桥没有塌。”是的,马皓文为了大家为了单位背了黑锅,毁了一生,他出狱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我永远不认输”这是他的台词,更像是他的人生态度。

电影的最后,他上诉成功恢复名誉,儿子成功返回,皆大欢喜,但是却意难平,他最爱的徒弟陷害他,他本应该成为城市英雄,本该家庭幸福,本该参与儿子的童年,本该工作顺利,本该吃喝不愁,可是仔细想想,世上哪有那么多的称心如意,不圆满才是人生常态,想明白了也就释然了。

好的教育受益一生。那究竟什么是好的教育,我想应该不是各种外在的成绩或者成就,而是从内心深处学会如何去做人,如个人去做一个正直的人。否则一切都是无稽之谈。

电影里面马皓文对儿子的爱真的很令人触动,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真的居然可以如此之伟大,从一个面临退学通知的差生到一个出类拔萃的宇航员,这其中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丰厚,更是各种精神的培养与形成。

影片中看到的更多的是马皓文在教他儿子如何去做一个人,一个有上进心,一个能够独立思考,一个遇事不慌,一个永不认输的人,学习知识容易,学习做人难。看完这个片子,最大的感悟可能就是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不会被社会淘汰的人,如何努力做到不让自己的那座桥塌掉。

但很明显的是,马飞为了自己的宇航员职业生涯顺利,居然提出劝阻父亲放弃平反多年前的那桩桥梁意外坍塌的冤案。而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足以说明马皓文努力了大半辈子,付出的心血全部都付之东流了,他的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彻彻底底地失败了的。

这未免让人有些许心痛与惋惜。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更注重孩子优秀品质的培养和孩子心理健康的建设,这往往又是被大家忽视的,但恰巧又是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部分!

好在最后马皓文成功平反多年的冤屈,马飞也安全返航,结局终究是圆满的,这才让人们的心里得到一丝安慰,希望我们以后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能够更多的注意这一点,而不是一味追求外在的素质教育的成绩成就。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每个孩子都有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发展方向。要想学习得先学会做人,永远不要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