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条放款、学生骗贷,幺蛾子迭出的校园贷到底肿了么?

校园贷又出了最新的奇葩事件。

日前有网友爆料,有人通过一款熟人间网络借贷平台提供“裸条放款”,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当借款人逾期不还时,放贷人便将裸体照片发给其家人同学等作为胁迫。

一位女大学生表示,今年2月因为创业想到校园贷平台借钱,上传了身份证、学生证、家人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她第一次借了500元,周利息是30%,但后续无力偿还,只好借新债还旧债,在利滚利模式下欠下了5.5万元。此时平台要求李某手持身份证拍裸照作为抵押,不还款就将照片发给家人甚至在网上公开。她还表示,有不少女同学也陷入其中,但是极少人选择向外公开求救。消息传出,旋即在各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

“裸”条放款、学生骗贷,幺蛾子迭出的校园贷到底肿了么?

图1:微博爆料者放出的图片

“裸”条放款、学生骗贷,幺蛾子迭出的校园贷到底肿了么?

图2:微博部分评论截图

无独有偶,这不是校园贷第一件负面事件了。下面的这件事,就更为惊悚和令人悲哀。

“听说跳楼摔下去会很疼,但是我真的太累了,兄弟一场,真的很感谢大家以前对我的照顾,我郑旭对不起大家。”3月9日晚,郑旭在微信群里留下这段话,跳楼自杀。

在此之前,这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已4次自杀未遂,他迷上赌球后借用28名同学的信息向11家网贷平台借款,最终欠下了58万余元的款项。

他在网贴上写道,曾试图打工还钱,但每月2000度元的收入依然是杯水车薪。在高额逾期费和欠贷下,本想去青岛卖肾还钱的郑旭选择了跳楼自杀。然后这给他的家庭、信息被盗用的同学都带来了难以处理的问题,直到他身亡的第14天,河南乡下的老父依旧接到了催债电话。

“裸”条放款、学生骗贷,幺蛾子迭出的校园贷到底肿了么?

图3:郑旭手机软件留下的2015年10月消费额,截止当时,支出金额已近70万

伴随着P2P的爆发性增长,不少针对大学生的校园贷平台也陆续推出,比如分期乐、优分乐、U族大学贷、花无缺大学贷等。

但是这些校园贷平台的目标用户都是学生,他们没有稳定经济收入和偿还能力、风险控制意识差、有非理性消费需求,这本身就给平台的风控管理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i黑马总结了下校园贷平台目前的几个问题:

1、费率信息不透明

利息上,有的平台只给出特定产品每期的月还款额,不公布具体收费标准;逾期费用上,不公布具体数值,有的逾期后每日费率甚至上涨60倍之多;服务费上,加收账户管理费、预收咨询费等,最高每笔高达700元。这样算下来,虽然现金贷款的额度不高,但产品的实际年化利率却非常高,有的甚至达到60%-70%之多。

2、风控管理松散

为吸引大学生,校园贷平台会找学生担任校园代理,这些人往往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识和风险意识,在选择对象上不加甄别,一味追求“人头”业绩。

部分网贷只需学生证就可实现无抵押贷款,即使是声称纳入征信系统的平台,也主要通过远程视频等途径确认信息,甚至出现过平台审核人员与借款人勾结骗取贷款的现象。

3、冒名注册

一些社会人员在网上大量收购学生证,涉及学生照片、姓名、学号等信息,校园里也存在不少学生代理盗用同学身份证信息等现象。在冒名注册的背后是倒卖学生信息的利益链,一方面骗贷的人或机构利用放款机构的风控漏洞骗取贷款,另一方面名义借款人的信息安全和日后的信用名誉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4、催收方式野蛮

一些平台采取言语威胁借款人的方式,声称向家长、老师、同学告知欠债不还的罪行,有的采用公布裸照的手段进行威胁。借款学生中不少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借款进行超额消费,且家庭经济能力相对较弱,这些行为给涉世未深、爱惜面子的借款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身心困扰,有的走投无路便自毁身亡。

5、各平台信息不共享,存在重复借贷

各家平台的借款信息相对闭塞,当借款学生换不起费用时,常常换一家平台借款,相当于“拆了东墙补西墙”,这样利滚利的雪球越来越大,学生往往沦为几家平台的攻击目标,各家平台也都有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失。

据了解,我国现在实行分业监管,P2P归属银监会管辖,但正式监管尚未实施。目前大学生p2p借贷行为尚未纳入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所以借新债还旧债的行为较为普遍,这给金融公司和借款人都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尽管学生们需要衡量自身的经济能力,认清偿还不起的后果,不进行过度消费;但另一方面,关于监管方面的具体法律条文和惩戒措施也应该尽快出台,以便在源头上规范校园贷市场的发展。

文章评论

匿名用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