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父”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革命家,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帝制,成立国民政府。孙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后世关于他功过是非的讨论也从未停歇,在他的生命中,不止一次憧憬着国家以后的样子,也多次在著作中提到对于建国的规划和构想。其中就有一件事鲜为人知,孙中山先生在百年前提出了四个预言规划,到今天已经实现了三个,而最后一个也即将实现。那么这四个预言到底是什么呢?本期的暴走大历史人物专栏为您独家揭秘。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等人率领的革命军以武装力量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帝制。之后孙中山先生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可惜没过多久,革命的果实便被袁世凯窃取。这个时候,孙中山所坚持的民主共和已经是名存实亡,心灰意冷的他不再将大多数的精力放在政治斗争中,而是选择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用著作来构建国家以后的蓝图。
正因如此,《建国方略》一书应运而生,就是在这本书中,先生对中国的未来提出了四大预言,时至今日也基本上都完成了。第一个便是孙中山先生预言中国一定会修建极其发达的铁路网,这个预言是先生认为中国如果想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在100多年前的时候,铁路的作用就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可是那时的中国境内铁路总里程还不到9000公里。在孙中山看来,要想用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将每座城市连接起来,中国起码需要十多万公里的铁路,这直接关系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而到了如今,我国早已拥有长达13万多公里的铁路线,其中高速铁路也占到了1/4,这还不算已经规划和正在修建的铁路,加上这些,中国铁路的总里程早已超过他当初的预想了。
孙中山的第二个预言是在我国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分别建设三个世界级的港口,并且依托港口的优势建设沿海经济发达区,对于这一点,我国早已经实现了。在他当初的设想中,中国能有一个纽约港规模的港口就不错了,而事实却是,“世界十大繁忙港口”中,我国占了七个,这些可都是不逊色纽约港的。中国北方的天津港,中部的上海港,以及南部的广州港、深圳港等都是我国已经建设完成的世界级港口。而根据这些港口发展而成的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也都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沿海经济发达区。而说到第三个预言,就不得不佩服孙中山当初的远见和眼界了。
在他看来,一味地埋头苦干不与外界沟通肯定是得不到什么大发展的,他认为在中国国内局势得到稳定后,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蓝图中,他也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就是用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海外的资金投资中国,只有以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加速中国的发展,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掌握话语权。这一点,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就已经做到了。40年的改革开放道路,中国从当初的落后贫穷到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界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最后一个预言,也就是即将实现的一个预言,和我们祖国伟大的复兴梦有关。早年间孙中山先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医生,可是后来发现医者只能救人而不能救国,便弃医从戎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在先生的心中,如果只是推翻封建王朝,这对于中国的复兴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建立一个真正拥有民主和共和的国家,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伟大的中华民族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复兴。到了21世纪的今天,虽然说我们还没有彻底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晚,而当初孙中山先生的预言也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
关注暴走大历史,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我们下期继续为您揭秘。
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非常感谢你们的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