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一生:驼峰航线上的C46和C46运输机!


战争时期补给通道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战争的结局,如果一方的后勤补给被另一方掐断的话恐怕只能撤军了,尤其是对于军事力量较弱的一方想要维持补给线的安全往往要花费很大代价。中国在抗战时期海上和陆上的运输通道都被封锁,为了维持持续抗战中国和美国联合开辟了著名的“驼峰航线”,而“驼峰航线”上的C-46运输机、C-47运输机机队为完成运输任务就像骆驼一样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成就了运输史上的一段传奇。


九死一生:驼峰航线上的C46和C46运输机!


抗战全面爆发之后日本对中国进行了海上的封锁,后来“滇越铁路”被日军掐断后1938年通车的“滇缅公路”成为了中国联系盟国的唯一通道,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缅甸在1942年5月被日军侵占,“滇缅公路”这条交通运输命脉也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而抗战时期中国需要的很多物资都只能从国外引进,于是如何打破日军的封锁就成为了中美两国考虑的事情。

1942年6月中美经过商议决定开辟一条航空运输路线,从印度的阿萨姆邦开始穿越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等多个极端复杂的山脉之后才能抵达中国昆明、重庆等城市,航程最少800公里,这个运输机队主要由美国人管理、维护和执行飞行任务。除了运送一些基本的物资之外包括中国空军需要的汽油、战斗机部件、火炮等基本上都是从“驼峰航线”运输进来的。机队中最著名的机型是C-46、C-47等极少数运输机,为了将宝贵的物资运输进来机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九死一生:驼峰航线上的C46和C46运输机!

C-46是寇帝斯航空公司在1937年研制的一款商用高空客机改进而来的运输机,机上装有高空增压机来适应高空飞行环境,这款飞机1942年开始装备美军,共生产3180架。C-46运输机的最大航程1930公里、最大飞行高度7600米、最大载重量4.63吨、最大飞行速度430公里每小时,可以装载吉普车、发电机、飞机发动机等物品飞往中国。

而后来经过飞行之后发现C-46运输机并不太适合“驼峰航线”,随后美国又将C-47运输机投入到了物资的运输当中。C-47运输机由道格拉斯航空公司的DC-3改进而来,1938年开始C-47运输机开始在美军服役,共生产了超过1万架。C-47运输机最大航程2600公里、最大飞行高度8100米、最大载重量1.18吨、最大飞行速度300公里每小时,主要用来运送军用物资和兵员。


九死一生:驼峰航线上的C46和C46运输机!

C-46运输机和C-47运输机共同组成了“驼峰航线”的运输主力,最初计划每个月为中国运送至少7500吨的物资,但这一目标直到1943年10月才达到。这并不是中美两国的相关人员不努力,而是由于“驼峰航线”经过的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最少800公里的“驼峰航线”需要经过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原始森林等多种极端地形,而且在飞行时还会遇到冰雹、强风等极端天气使得飞机结冰更难操控,因此很多时候飞行员不得不驾驶飞机在能见度较低的山谷中穿梭。恶劣的环境就已经给飞行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了,而好不容易遇到了晴朗天气的话日军又会派出战机对来往的运输机进行拦截,所以“驼峰航线”上的每一次飞行都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的旅程。


九死一生:驼峰航线上的C46和C46运输机!

从1942年6月开始到1945年12月“驼峰航线”一共向中国运送了85万吨的各种物资,美国投入的2100架飞机损失超过了1500架,中国拥有的100架飞机损失高达48架,中美飞行员失踪和死亡超过3000人。上千架运输机的残骸分布在800公里的航程内,当天气晴朗的时候山谷内的飞机碎片会因为反射阳光而形成一条反光带,跟着飞机碎片走就能找到准确的航线。

C-46运输机由于性能不佳在二战之后不久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C-47运输机则依然大量被使用,尤其是在后来的苏联封锁西德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C-47的衍生型号直接依然在使用中。

通俗易懂的武器知识科普小站,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九死一生:驼峰航线上的C46和C46运输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