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是由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主办的一场盛大的学术盛宴!

届时,主论坛将有四位重量级嘉宾进行邀请报告,三场分论坛分别有一位重量级嘉宾和四位优秀的学生进行学术报告!

对于这场你需要的最全面的论坛嘉宾揭秘全在这里啦!快来看看都有哪些大牛?

主论坛

开幕式:8:50-9:00 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

报告嘉宾

主论坛:9:00-11:30 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

任咏华 教授

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欧莱雅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性科学奖获得者

研究领域:任教授研究的主要焦点是新型无机/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和合成,这些配合物可能作为功能性金属基分子材料发现潜在的应用。

报告主题:Versatile Chromophores and Excited States - From Fundamentals to Molecular Materials for Optoelectronic, Photonic and Memory Functions

饶毅 教授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创始主任;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饶教授研究领域是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遗传学。 他发现两只眼睛来自同一个形态发生场,Slit是一种神经营养蛋白,是体细胞运动的共同分子机制,中枢和外周的斗争机制,以及求偶的分子控制。

报告主题

The Chemoconnectome and Chemoconnectomics

Dr. Jin Zhang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药理学教授;

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杰出研究员奖

研究领域:Jin Zhang通过采用“本土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这种时空调控的分子机制和功能作用。 这使我们能够在细胞时间和空间的框架内揭示生命过程的化学机制,其中分子变化可以直接与功能效应联系起来。 金章博士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了解细胞,生命的基本单位,如何感知不断变化的环境,并协调特定的反应来实现生命过程。

报告主题

Cellular Biochemical Activity Architecture for Signal Sensing and Processing

Dr. Hee-Sup Shin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康奈尔大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博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4年Ho-Am基金会的Ho-Am科学奖获得者;

2004年杜邦奖获得者;

2005年韩国政府颁发的最佳科学家奖获得者

研究领域:Shin的工作旨在了解神经细胞中钙动态变化如何调节大脑功能。 他对a1G T型钙通道突变小鼠的研究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证明大脑丘脑中的T型通道可以阻断从身体传递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信息。

报告主题

The neural circuit underlying a psychotherapy for fear disorders

分论坛

01

生物学与医学

14:00-17:00 北京大学金光生命科学大楼邓祐才报告厅

陈知行 研究员

主题报告嘉宾 评审嘉宾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研究领域: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生物成像正在给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作为一名普通化学家,陈博士一直在从分子的角度研究这个领域。本实验室致力于结合化学合成、光谱学、高分子化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精华,开发新型小分子、大分子、生物分子成像探针。分子探针将作为前沿技术应用于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等各个领域,并最终激发药物的发现。

邹鹏 特聘研究员

主持人 评审嘉宾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是发展化学探针技术,为神经科学的研究提供新工具、新方法,实现针对神经系统实时、定量、高时空分辨的观测。我们的研究处于化学、物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的交叉领域,将综合利用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光学等技术获取数据,并通过数学建模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张蔚 研究员

评审嘉宾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领域:张蔚博士的研究解决了一些基本的进化问题,如物种形成、适应和渗透。特别地,这项工作的重点是结合实验和计算方法来研究模型和非模型生物的适应性渗透。她的研究兴趣还包括研究昆虫的反捕食适应性,如拟态、无色性和伪装。

02

纳米科学与技术

14:00-17:00 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星光厅

叶堉 研究员

主题报告嘉宾 评审嘉宾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叶堉博士的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中的光物质相互作用;二维材料的电子工程和电子输运;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构和表面/界面;二维磁性材料等。

张艳锋 特聘研究员

主持人 评审嘉宾

北京大学工学院

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表面科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

高鹏 研究员

评审嘉宾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高鹏博士的主要兴趣领域是通过各种透射电镜(TEM)和光谱技术对功能(纳米)材料和器件进行静态和动态表征,包括定量图像分析、原位TEM和超高分辨率电子能谱(EELS)。目前的研究方向:(1)铁氧体;(2)固态离子体系;(3)石墨烯薄膜;(4)轻元素量子材料。

0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14:00-17:00 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第六会议室

章斯鑫 研究员

主题报告嘉宾 评审嘉宾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优化,机器学习,统计和动力系统。

朱占星 研究员

主持人 评审嘉宾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机器学习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目前主要从事深度学习理论与优化算法、强化学习以及在交通、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图形学、医学影像等方面的应用。先后在NIPS、ICML、ACL、AAAI、ECML等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人工智能论文20余篇。

冯岩松 副教授

评审嘉宾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研究领域: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以及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本次论坛给每位注册人提供午餐券,可前往北大食堂就餐,欢迎大家积极踊跃报名参与!

加入我们

报名方式:

联系我们

论坛邮箱

[email protected]

许老师

TEL: 010-62766692

沙梦吟

TEL: 086-18822197960

主办方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承办单位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研究生会

协办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会

澳门城市大学研究生会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生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会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研究生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药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