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范仲淹虽然没去过岳阳楼,但是洞庭湖的气势还能不了解吗。几年的时间里,范仲淹每天生活在“浩浩汤汤”的洞庭湖畔,洞庭湖的一景一物都在他的记忆里打上烙印。

岳阳楼是洞庭湖畔的名楼,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人们形容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北宋爱国大腕范仲淹,曾写下名震天下的《岳阳楼记》,可惜他却1次都没来过岳阳楼……

话说,古代的洞庭湖可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鼎盛时期的洞庭湖有6000多平方公里,古书里用“云梦(泽)”来称之。现在的洞庭湖已经跌到老二的位置,5大淡水湖里,它的面积小于鄱阳湖,而大于太湖、洪泽湖、巢湖。

究其原因,洞庭湖的面积减少,主要是近百年来的泥沙淤积、群众围垦。面积消失还是比较惊人的,1949年仅余4350平方公里,而如今只剩下2820平方公里。换言之,范仲淹那个时代的洞庭湖,比现在更为波澜壮阔……


范仲淹被朱熹称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这一份独属的霸气确实该给他,人家真的是好棒棒!

他典型表现在3个方面:为学勤勉、文以载道,为官清廉、政绩突出,为将忠勇、保家卫国。《岳阳楼记》写于好友滕子京被贬官之时,范仲淹借助此文表达乐观主义精神,大体后人有4种解读:规劝滕子京说、激励宣言说、赞扬藤子京精神说、倡导先忧后乐精神说。

范仲淹从没来过岳阳楼,何以能写出千古绝唱?他还就真能写出来,毕竟“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范仲淹在洞庭湖畔可是生活过好几年。这怎么讲?


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父亲范墉是武宁军掌书记,2岁的时候父亲去世,4岁随母改嫁至朱家。继父朱文翰特别看重范仲淹,对他比对亲儿子们好多流,去外地做官都带着这个继子。

儿时的范仲淹,随着朱文翰来到湖南安乡生活,地址位于洞庭湖区西北部。几年的时间里,范仲淹每天生活在“浩浩汤汤”的洞庭湖畔,洞庭湖的一景一物都在他的记忆里打上烙印。


范仲淹虽然没去过岳阳楼,但是洞庭湖的气势还能不了解吗?因此,当范仲淹应滕子京所邀,要为新落成的岳阳楼作记,追忆童年的深刻往事,1篇充满生命感悟的雄文就此诞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