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韦益情法官给我们的印象是年轻帅气,学识面广,工作认真有担当,行动雷厉风行,心系案件,记得有个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申请人多达60多人,某健身房公司要求客户办理健身充值卡后玩失踪,案件在执行阶段正好由韦法官执行,经过三查四查后,发现公司是空壳公司,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公司法人也不见踪影,但这没有让韦法官气馁,他三下荔浦和桂平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想尽办法查找他们的财产,同时与被执行人的家属系法说理,最终被执行人的家属同意代为履行了部分案款,一半案件得以执结,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韦益情法官执行工作日常。

严防死守 抗击疫情

2020年初,疫情“火”了,一开始是武汉人民“抗击”它,接着全国人民“围剿”它,到现在俨然已经成了世界人民的头号“公敌”。但,此“益情”非彼“疫情”。

他是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的一名普通员额法官,韦益情。2020年,韦法官33岁了,但和9年前他刚工作时没什么大的变化,因为这9年的审判执行工作,并没有磨灭他的初心:做一个三观端正、低调内敛、敢做善成的人。

右二为韦益情法官

韦法官的“匪气”

初识韦益情的人,会觉得他“匪气十足”,执行嘛,干的久了,身上难免会不自然地流露出或多或少的霸气,这点“匪气”,是面对无赖的被执行人时不可或缺的自信。但若相处久了,你会发觉,这“匪气”其实是一种对秉持正义的理直气壮。这种正义,让他在案件办理中,把浑然天成的主场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韦益情法官执行工作日常

2016年,他办理了一个上级法院指定的执行案件,这个案件在原执行法院前前后后执行了一年多,明明有财产,但却莫名其妙地执行到了“死胡同”里。“我就不信了,欠钱的还能拽上天了?”案卷到了他手里,几大本的卷宗看了足足两个小时。原来被执行人是一家红木公司,原执行法院已经查封了公司的一批红木,却怎么也卖不掉。他立即传唤了公司法定代表人到法院。“法院已经查封了我们公司的红木了,卖就好了啊!”法定代表人很理直气壮。“卖?红木我是不打算卖了,我现在想追究的是你们公司擅自处置法院查封物的刑事责任!”原来,韦益情在阅卷的过程中,发现原执行法院查封时所拍摄的红木照片,与评估公司评估报告中的红木照片有些许出入,虽然数量一致,但颜色明显对不上。当证据摆在眼前,法定代表人不得不承认,法院查封的红木确实已经被私自卖掉了,并换上了成色一般的木材。不在标的物上“死磕”,而是攻击人的弱点,他这招声东击西还真的是奏了效——在刑事自诉案件过程中,被执行人主动提出了要与申请执行人和解,并及时履行了大部分义务。在疑难复杂案件中,若不是那份正义的理直气壮,哪来的另辟蹊径?

韦法官的“小幸运”

2016年,在执行局工作了5年的韦益情被调到吴圩法庭工作,并提拔为副庭长。虽然要到离市区几十公里远的乡镇法庭工作,但他却偷偷地和我们说,他觉得自己很“幸运”——从二本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他,自学法律,一毕业就“幸运”地通过了全国第一大考的司法考试,然后又“幸运”地考取了江南区法院司法警察编制,再“幸运”地转为一名执行法官,现在,又“幸运”地得到了组织的提拔和肯定。

韦益情法官在法庭审判工作日常

2018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期间,韦益情被抽调回执行局帮忙,由于案件不断增多,他这一帮就是一年多,他也为此经常笑称自己是“外来务工人员”。2019年春节前夕,他带队前往田东县某乡村扣押一台挖掘机,去了才知道,这是动了“太岁”头上的土了。原来,被执行人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向申请人租赁了一台挖掘机,在田东县挖矿的过程中,炸裂了当地的地基,一些村民的房屋受损,被执行人一看坏了,干脆抛下设备跑路了,设备从此也断了供。申请执行人向法院起诉解除融资租赁合同,返还挖掘机,自然得到了法院支持。但在执行过程中,村民不干了:我们不管你设备所有权保留不保留的,挖掘机是被执行人的,他弄坏了我们的房子还没赔呢,我们扣着机子就是等着他有朝一日回来还钱呢,让你们法院拉走了那还得了,我们的冤屈谁来管?说着,全村近百人,老老少少把出村的路堵得满满当当,老人们把孩子们抱上挖掘机玩起了游戏,妇女们干脆搬来塑料凳子,围在一起,升了火,每人分了一把瓜子开始唠起嗑来。这阵仗,把执行干警们难住了。

执行现场

韦益情找到村长,给他阐明各种支持执行、抗拒执行的利弊,村长始终油盐不进。这时一个妇女幸灾乐祸地用田东话和村长说:“你儿子读完法律千万不要让他去法院,这个工作不好干哦!”“是啊,我也觉得难搞哦,早知道我也不要干法院哦!”村民们万万没想到,韦益情竟然是土生土长的田东人!“其他人可能法不责众,但你是村长,带头妨碍执行的话,你个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到那时你儿子不用嫌弃法院,去哪里人家都查得到他老爸被处理过。”看村长有点触动,他紧接着说,“你们的主张我理解,但设备确实不是被执行人的,我们也在积极找他,你们也应该及时向当地法院主张权利,否则就算我们找到了他,你们没有法律文书,拿什么追他要钱?”最终,在他的协调下,申请执行人自愿帮被执行人代垫了部分赔偿款,代垫的款项日后再向被执行人追索。村民们在了解原委之后,也感到了些许不好意思,连忙帮执行干警清除了路障,挖掘机得以顺利扣押。

协调工作前后历经6个小时,但他最终还是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太幸运”。但我知道,他这哪里是什么“幸运”啊,若不是成功者的谦虚内敛的说辞,那也是心中常怀感恩、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啊!

韦法官“语录”

“反正我没有钱,你们法院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带回来的被执行人又摆出了一副“老赖”惯常的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面目,仿佛在说,我赖得有理,赖得光荣。这是执行中最常见的一幕,每到这个时刻,基本上就该上手段了——拉羁押室或拘留所。但韦法官不像我们那么简单粗暴,他还会有一连串“灵魂拷问”:“怎么你觉得还不起钱很了不起吗?我告诉你,还不起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还得起钱才叫了不起!”这三观简直太正了,路过的我们都忍不住把这段“韦法官语录”发到了朋友圈。像这样的“语录”,他事后竟然完全没有印象,因为那不是刻意而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妙语连珠。

执行信访件的当事人在案结事了后给了他一个大大的“赞”

当然,他也有一句话就惹人厌的时候——他有一个讨厌的口头禅:“不好吧”。

我:“我觉得你这个案子办的挺精彩的,让办公室给你写个信息宣传一下吧。”

他:“不好吧,这不是很平常的事吗,为什么要宣传我?”

我:“年终评先评优大家票选你为调解能手。”

他:“不好吧,比我调得多的大有人在,你不要搞我。”

我:“院里竞岗部门正职,你不去争取一下吗?”

他:“不好吧,我资历那么浅,而且现在这个位置我很满足。”

……

韦益情法官并不完美,案件数也谈不上名列前茅,但老同志在遇到案件执行瓶颈时总能想到他,年轻同志在遇到难磕的老赖时总会不自觉地学起他的调调。

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领导眼中的韦益情:

韦益情同志,不管是在审判部门还是执行部门,他都能够迅速找准定位、进入角色,同时又能做到脚踏实地,淡泊名利。他办案并不局限于案件本身,而是愿意挖掘案件在社会层面上的意义。

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石国付

前辈眼中的韦益情:

韦益情这个小伙子很有冲劲,有担当,是团队的“稳定器”,办法比较多,疑难杂症案件交给他总能柳暗花明。他虽然不是法学专业出身,但法律知识结构扎实。作为一个老法官,我可能经验、经历多一点,但很多方面我们看不到的,想不到的,他都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他把维护当事人利益当作自己的一件大事来做,做当事人工作非常用心。在他的带动下,大家好像更有干劲了,执行局能够多有几个这样的小伙子,不管再多的案件,大家都能感觉到生气勃勃,更有拼劲。

行政庭庭长 潘显杰

助理眼中的韦益情:

韦益情是团队里的主心骨、定海针,同事眼中的可靠担当。他的可靠表现在专业和敬业。专业,体现在办案过程中对法律法规的准确把握和熟练运用。在一起陈年涉诉信访案中,被执行人想法设防钻法律空子规避责任,韦益情既能掌握尺度严守底线,又能推心置腹释法说理,最终让被执行人心服口服。敬业,源自于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执行工作的热爱。为了让一起系列案的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他可以保持高昂热情放弃午休连续作战,最终促成五个案子同时达成和解,尽可能一次性解决纠纷,实现案结事了。有他在,再困难繁琐的的案子,团队成员都没在怕的!

法官助理 李想

法警眼中的韦益情:

韦益情法官给我们的印象是年轻帅气,学识面广,工作认真有担当,行动雷厉风行,心系案件,记得有个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申请人多达60多人,某健身房公司要求客户办理健身充值卡后玩失踪,案件在执行阶段正好由韦法官执行,经过三查四查后,发现公司是空壳公司,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公司法人也不见踪影,但这没有让韦法官气馁,他三下荔浦和桂平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想尽办法查找他们的财产,同时与被执行人的家属系法说理,最终被执行人的家属同意代为履行了部分案款,一半案件得以执结,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他关心同事,热情大方,搞执行工作加班加点是常事,每次工作超过饭点时他都自掏腰包帮我们买盒饭。他是个工作狂,心里总是装着未结的案件,“万哥”明早我们去某公司搜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有时候他累了在椅子倚靠一会就睡着了。

法警执行中队中队长 吴增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