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众心中,娱乐圈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文化的象征,很多明星没有接受太多校园教育,仅仅是靠着优越的外表生存,因此有文化、有学问的人设便会显得鹤立鸡群,提升好感。有网友评论说因为日本人是准备占领并统治中国,所以没有烧掉故宫,他紧接着质疑“投降前还这么想吗”。

作 者 | 七书先生

来 源 | 七书先生(ID:qishusir)

“赵立新”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有些陌生。

作为一个演员,他没有出演过大爆的影视剧,也没有塑造出很深入人心的角色,只是在《声临其境》等综艺节目中收获了些许名气。

就是这样一个并不算出彩的演员,却在前几天霸占热搜,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3月31日,他发微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有网友给他作答后,他立即反问道:“那紫禁城呢?是忘了还是没带打火石?”

他的话里,充满了轻浮调侃的气息,是在替英法联军感到不甘吗?烧了圆明园还不够,难不成还得烧了紫禁城?

也许他没意识到自己的言论有什么问题,4月2号,他又继续在微博作死,疑似为日本侵略中国的行为洗白:

“日本人占领北京八年,为什么没有抢走故宫里的文物并且烧掉故宫?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吗?”

按照他的逻辑,日本人没有抢走故宫里的文物并且烧掉故宫,不符合侵略者的本性,所以就不是侵略者了吗?

有网友评论说因为日本人是准备占领并统治中国,所以没有烧掉故宫,他紧接着质疑“投降前还这么想吗”。

有网友向他科普“故宫文物南迁”这段历史时,他表示不信服,依然在不依不饶地持续发问。

缺乏应有的常识也就算了,居然对侵略者抱有美好的幻象,还嫌日本人掠夺中国文物不够少吗?非得烧了故宫你才满意?

他的一系列不正当的言论,激怒了广大网友,纷纷到他微博底下声讨抨击,他立马分享了一篇名叫《为什么日本不敢用火烧故宫?原来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的文章。

还说了一句“谢谢”,似乎是从这篇文章里面得到了答案。

结果这篇文章里,将南京大屠杀的原因归咎于日军攻占南京打了很久,导致很暴躁,所以纵容士兵烧杀抢夺。

不烧故宫则是因为日军攻打北京时,兵不血刃,自然不会有什么报复心理。

事情发酵的愈演愈烈,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多,也许是意识到再继续下去会制造更大的争议,赵立新删除了微博。

只是你删除了微博就意味着这件事可以当做没发生过吗?

几个小时后,几大官媒先后点名批评他:

“中国反邪教”说他的观点太过于天真,并热心为无知的他科普故宫文物南迁的历史。

“紫光阁”则表示任何一国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共青团中央”则转发了“紫光阁”的微博,并配上四个大字:广而告之。

昨天凌晨,赵立新发表了致歉声明,希望大家能原谅他包容他。

只是他的这份声明,毫无诚意可言,把自己的过错解释为措辞不严谨、语境偏差,根本没有意识到错误的根源。

作为公众人物,丝毫不注意自己的言辞,像这种问题直接找专业人士请教就好,何必在网络上大放厥词。

更何况还拿整个民族惨痛的历史装高雅文化人玩独立思考耍着机灵,真不知道他到底是蠢还是故意发坏。

在大家对赵立新一致批评和质疑中,出现了一种为他洗白的声音:他是瑞典人,不是中国人,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是正常的。

只是他在道歉声明中,口口声声的说自己是炎黄子孙,骨子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

而且,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人,都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姿态,尤其是在对待国家伤痛的问题上,如果你不了解就不要信口开河。

翻看赵立新的履历,可以看出他绝对不是没有文化的人。

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在大二时,被学校派到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学习。

毕业之后,他又前往瑞典进行深造,精通俄语、瑞典语、法语、意大利语、英语五门语言。

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自己曾受一个长兄的影响,对于看书有一种饥渴感。

他之前参加过《奇遇人生》这档节目,主持人阿雅问起他对娱乐圈的看法时,他说不如叫做娱乐圈(juan),还对流量乱象很是鄙夷。

认为很多人不好好读书、没有学问,只是在虚头巴脑、互相吹捧,根本就是在胡搞。

这股看不起娱乐圈风气的姿态,让他在很多人心中、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流形象。

也许就是这种自视清高的姿态,不管是对待其他同行还是媒体记者,他总是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

在录制《声临其境》中,他还没有现身,主持人问嘉宾能不能根据他的声音猜出是谁。

当嘉宾猜想是张涵予时,赵立新皱起眉头,露出很鄙夷的表情。

后来主持人问他对潘粤明的配音有什么看法时,他直接回了一句“你什么意思”,弄得现场非常尴尬。

去年搜狐娱乐做了一个“娱记眼中艺人好感度红黑榜榜单”,虽然没有指名道姓的说出是谁,但通过关键词提示和人形剪影,明显就是赵立新。

很多记者表示他自视为艺术家和人生导师,觉得媒体很肤浅,采访时总是装逼不断;而且必须捧他、不能忤逆他的意思,一定要夸他,还得夸到点子上。

你既然看不起娱乐圈,为什么要接受娱乐圈的采访呢?又为什么喜欢听娱乐圈的吹捧呢?

你可以自视为艺术家、好为人师,也可以卖文化人的人设,只是在这之前,你要懂得“才能配位”的道理。

喜欢听吹捧,你要具备足够的才华;人品稀烂,有再多的才华也是无济于事。

就像徐静蕾在微博写的那样:个性和德行、品行、能力配得上才好,不然那叫有病。

抛开在民族问题上抖机灵,赵立新这次归根结底是装X不成,人设崩塌。

自视为文化人,连历史都不了解;自视为艺术家,却不具备应有的人品;自视为人生导师,连最基本的分寸都拿捏不好。

忘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娱乐圈逐渐开始流行立文化人或是学霸的人设。

在大众心中,娱乐圈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文化的象征,很多明星没有接受太多校园教育,仅仅是靠着优越的外表生存,因此有文化、有学问的人设便会显得鹤立鸡群,提升好感。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人设崩塌、翻车的例子也在此起彼伏的发生着,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除了本身就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翟天临的博士学历和学霸人设一直是他的标签和加分项。

他不止一次的在微博晒出自己的博士日常,为了写论文通宵达旦;在今年1月,博士毕业后,他收到了北京大学博士后录取通知书。

一时间“翟天临学霸”的通稿漫天飞,在大众心中他就是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靠才华的代表。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因为一场直播,他自爆了人设作假的事实,有粉丝问他“你的博士论文能不能从知网搜到”,结果他一脸懵逼地问:“知网是什么东西。”

别说他是被录用为博士后的高级学霸,随便一个本科大学生都不会不知道知网。

一时间“翟天临学术作假”的消息蔓延开来,各路网友大显神通,将翟天临的底细翻了个底朝天。

先是有网友查出与翟天临同期博士毕业的19个人,毕业论文都在知网有记录在案,唯独没有翟天临的信息。

后来又有人扒出翟天临的三篇论文都只是发表在了娱乐刊物的报纸上,而非学术期刊。

其中唯一算是有价值的论文《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又被查重发现重复率高达40.4%。

论文大篇幅抄袭了黄立华教授的文章,逼得黄教授发朋友圈怒怼。

而他硕士毕业论文,同样被查出存在大规模剽窃的行为,和陈坤论文的重复率高达36.2%。

除了毕业论文存在诸多抄袭行为之外,翟天临的高考成绩同样作假。

在采访中得意洋洋地炫耀过,自己虽然数学才19分,但是小三门成绩很好,接近满分,高考照样超过一本线。

可当年山东高考文科一本线要583分,也就是说翟天临的语文和英语都需要达到145分,比当时山东高考状元的成绩都要高。

结果被媒体曝出,他真实的高考成绩是348分,和一本线相差甚远。

最终北京大学发布调查说明,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北京电影学院也宣布撤销翟天临博士学位。

所有虚假的人设,迟早有崩盘的一天,一个弄虚作假的人,如果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强加在自己身上,就别怪失去时要付出百倍的代价。

凭借《伪装者》等一系列作品走红的靳东,也将自己设立成老干部、知识分子的形象,在微博吟诗作词,擅长繁体字,还多次表示自己喜欢读书。

只是他在频繁卖弄人设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自己真实的面目。

在接受《优家画报》专访时,有记者问及近期有没有什么想要学习的,靳东回答:“演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这个回答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他紧跟着补充说自己还喜欢看一些诺贝尔数学奖的文章。

他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诺贝尔压根就没有设立数学奖这个奖项。

很多人因为此次事情,对靳东的好感骤降,可是他却不以为然,依然卖弄着知识分子的形象。

后来靳东参加李健的高校健谈会时,被台下的学生问到最近在读什么书,结果他吞吞吐吐,错误频出。

相较于靳东肚子里没墨水,当李健被问到如何看待冯唐翻译的泰戈尔诗集时,他把旧版和新版的诗歌不同背诵了出来,甚至还说出来出版社翻译者名字以及出版时间。

究竟谁才是真正饱读诗书的人,大家看得一清二楚。

不仅是男明星爱立“文化人、知识分子”等的人设,女明星同样,首当其冲的便是马思纯。

去年年底,马思纯在微博上发布了关于张爱玲《第一炉香》的读后感,结果有书迷表示完全看不懂,原著想表达的东西和她的读后感没什么关系。

后来张爱玲的粉丝会发了一条微博@马思纯,让她少看张爱玲语录,多读原著。

原来有网友扒出,马思纯之前发过的张爱玲语录,都是假的,张爱玲根本就没有说过那些话。

曾经,马思纯给人的印象是有点矫情的小文青,如今却变成了假文青。

赵立新、翟天临、靳东、马思纯......一个个立文化人人设的明星先后崩塌、翻车。

所以还是那句话,做明星的千万不要瞎立什么人设,在立人设之前,先要想清楚,自己是否配得上。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毕竟作为公众人物,长时间曝光在聚光灯之下,是否能经得住考验,靠的是实实在在的真本事。

前段时间,《我和我的经纪人》开播,作为近几年娱乐圈最具话题性的经纪人,杨天真在节目中露面。

作为业界的传奇,从马伊琍、张雨绮到春夏、欧阳娜娜,不论哪一类明星,只要经过她的手,都会爆红。

而在节目中,她开会讨论朱亚文的发展路线时,赤裸裸地展现出设定人设的话题。

前几年的朱亚文风光无限,是很多人心中的完美男人、行走的荷尔蒙,但是最近却没有任何水花,参加《心动的信号》时,风头也都被张雨绮和杨超越盖住。

她的团队指出朱亚文的人设是散的,以前是荷尔蒙但是现在这个路线走不动了,然后就晒娃立好父亲人设,结果却没有足够好的效果。

为了改善这种困局,她决定要么以后给朱亚文设定好台词,立新的人设,要么干脆不要再接新项目。

不得不说,杨天真的业务能力确实优秀,总是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旗下艺人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一手立人设功力,实在让人佩服。

回顾杨天真那些年为艺人营销的人设:

范冰冰——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

张雨绮——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欧阳娜娜——养活全家的坚强少女;

鹿晗——耿直的北京爷们;

朱亚文——行走的荷尔蒙;

春夏——娱乐圈独一份的灵气仙女;

赵又廷——整容般演技......

每一个人设既符合明星的形象,又深入人心,甚至将明星成为某个词语的代表。

然而各式各样的人设,让明星的含义渐渐变了质,作为一个明星,最核心的应当是业务能力,可是如今的娱乐圈,立一个好的人设,远比实力和作品更为吸粉,更具有商业价值。

不否认人设是明星发展的一个必需品,可以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让定位更加精准,但与本身毫无联系或相差甚远的人设,只会束缚明星的发展。

人设会对明星的事业有一定的帮助,但也只是锦上添花,明星不能依靠卖人设活下去,一朝露马脚,就会失去观众全部的信任。

人设可以带来短期的喜爱,但想要长远发展下去,还是需要作品作为支撑,演技之于演员,唱功之于歌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周期更加长久。

卖人设用力过猛显得虚假,完美人设也终会带来反噬,但凡是人设就是不安全的,再完美的人设都存在崩塌的可能。

如果你问七叔,最安全的人设是什么?

我想,好好做人,认真做事,胜过一切虚假人设!

— End —

本文作者:七书先生,一米八七、有腹肌、有故事的暖男大叔。微信公众号:七书先生(ID:qishusir ),七叔私人微信:qishuxianshe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