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张文宏现身“国字头”发布会:对下阶段抗疫充满信心)

新京报快讯4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举行发布会。“如果不是要到北京来,我现在应该还在定点医院继续工作。”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现身发布会,全程脱稿介绍抗“疫”的上海经验。

他表示,上海医疗资源有很多大型综合性医院和专家,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对援鄂和留守本地专家都做了周密安排,保证了两支队伍高质量运行。

张文宏说,按照常规的做法,新冠肺炎重症病人要么收在重症病房,要么在急诊重症。这次一开始大家就意识到这是一场非常复杂的战役,如果不采取多学科的精锐部队一起紧密合作,可能不能取得让最为满意的结果,所以上海一开始就采取了集中收治的做法。感染、呼吸、重症、心脏、中医等上海最优秀的专业团队14名专家组成的高级别专家组,驻在定点医院从不离开。完整的多学科合作,是这次上海医疗队抗“疫”亮点之一。

“所有的治疗,最怕的就是吵架。”张文宏说,多学科专家在一起,只有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科学讨论才能把有效的临床治疗推行下去并且取得最好的结果。在早期,专家组会大量收集中国在武汉取得的初步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包括流行病学,包括治愈率、病死率、高风险因素等等,很早就提出来了“一人一策”,根据病人进展的不同阶段提出早期阻止疾病进展到危重症,使整体的重症、危重症发生率降低,才能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张文宏介绍,从早期、中期到现在,上海的危重病人比例不断下降,1月份到2月份重症比例23%,2月底到3月初是7.4%,3月15日以后输入性病例为主。

“上海遵循的模式就是多学科合作,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不断地创新。”张文宏认为,国际的抗疫没有结束,仍有可能会进来大量的输入性病例,无论中国还是国际都仍然面临巨大挑战,这些经验总结让我们针对下一阶段的抗疫充满了信心。


延伸阅读
  • 张文宏:分餐制一定要做到 疾病面前不分餐就是裸奔
  • 如何减少信件感染?张文宏:处理完洗手感染风险极低
  • 张文宏警示结核病:每年发病人数是新冠患者10倍
刘雨欣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刘雨欣_B1206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