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并不发达的封建时期,古人信奉神明、他们把“报应轮回”加入神明色彩,编成了很多经久不衰的俗语,比如“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等,用阴阳八卦、风水五行来解释某种神秘现象。他们讲求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死后有知,达官贵族更是注重葬礼的体面、葬品的数量,身份高贵之人在生前就为自己选好了墓葬之地,他们注重墓室风水、不惜花重金倾注于墓室设计。


有的墓地依山傍水能保子孙后代荣华不断、有的墓地偏僻荒凉能助后人平安无忧。这些经过层层筛选保留下来的墓室设计巧妙、迷雾重重,一些墓室历经千年出现的现象都是未解之谜。比如山东这个墓!山东一带的百姓都听过这么一句话:扒了曹子建坟,要淹方圆百里。这句话是说:如果扒了曹植的坟墓,将会天将雨灾,众人对这些传言不以为意,他们觉得这些传言都是为了防止有人盗墓编纂的“谎话”,但在山东一座82米处的小山庄处似乎应验了这个预言!


考古队发现了曹植墓,在进行发掘时,突然天降大雨,联想到当地人的传言,便停止挖掘,这雨一下就是15天,考古队无计可施,难道传言真的存在吗?曹植墓室是如何被发现的?提到曹植,很多人会想到他的七步诗,这个才华横溢的皇子本应安稳度过余生,却因曹丕的皇位之争被陷入政治漩涡,最后被迫害致死,当时曹魏战乱频繁,曹植墓是众人疑惑的探寻点。


在上世纪50年代,有个人无意间在山东鱼山发现了曹植墓中的陪葬品,考古队接到消息后紧急赶往山东省东峨县城外一个酷似甲鱼的82米小山丘鱼山。经过认真勘测,考古队发现:整个墓室规格恢弘、设计巧妙、依山而建、分为前室、甬道、后室,看似简单整治的墓室蕴藏着极大的玄机。考古队在墓室的前室发现了墓主人的尸骨,通过仪器勘测判定墓室主人40岁左右,根据对陪葬品的研究可以判断这个墓室主人就是曹植。本以为曹植墓的发掘可以顺利进行,却发生了两件神奇事情!


第一发掘曹植墓会殃及百姓,连降十五天大雨不利于农作物的生存,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去众多不便,一旦发生洪涝将会不堪设想;第二件事是曹植棺椁为何会在前室,难道有人动了曹植的棺椁?

众所周知,墓室主人的棺椁一般都在后室,有人说前室墓室并非是曹植真身,他的真身是在后山的水井吊着、尸身千年不腐,但后山的水井墓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发掘!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考古队将曹植墓紧急进行了封锁,没再挖掘,等到科技完善、时机成熟之际再决定发掘。你觉得这两个未解之谜是什么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