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想法的萌生到开发落地,需要经历众多的困难和磨练。在众多的APP中,自己的APP能够脱颖而出,迅速占领市场,不仅需要依靠APP自身优势(用户体验和服务),更需要了解竞争对手和同类APP的优劣势,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那在互联网行业,如何才能做到知彼呢?有很多种方法,其中最实用和常用的就是竞品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竞品分析可以明确企业自身的核心资源,整合自身的渠道,通过对不同用户的细分,以及用户价值主张的传递,可以明确要做一个好APP需要哪些关键业务、合作伙伴,以及在整个商业闭环中的成本结构,最终使企业获得收益。

对于一个APP来说,竞品分析可以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信息,快速地了解APP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有无空缺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的资本背景,从而准确地定位APP自身所处的市场,是红海(已知的市场空间),还是蓝海(当今还不存在的产业)?

竞品分析同样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的市场动向,包括对手产品的目标人群,以及运营策略、用户体验的好坏、用户的反馈信息等,找到突围点,快速提高市场的占有率,真正占领整个市场。

设计的灯塔

对于设计来说,竞品分析可以为自身APP的设计提供一个可视化的标准,了解目前市场同类APP的设计情况,衡量自身设计和用户体验的优劣性,取长补短,快速地自我调整,提升用户使用APP的满意度,节约成本,以及使得收益最大化。

如何做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在APP的各个阶段都是十分重要的,依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普遍的竞品分析的流程。

第一步:确认竞争对手;第二步:挖掘对手信息;第三步:分析数据信息;第四步:输出分析报告。

找准目标发力(确认对手)

确认竞争对手,是竞品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步。方向必须要正确,才能事半功倍。竞争对手的选择一般考虑两个因素。第一要选择与自身APP市场目标方向一致、目标用户群大致相同、功能和用户需求相似的APP;另一个是市场目标方向并不一致,但是其APP的功能需求与自身APP的功能需求互补的APP。

例如,假设你的APP定位是一款即时通信类APP,那你所要考虑选择竞品的类型就包括:第一类可以选择如微信、陌陌、QQ、聚聚等,第二类可以是YY、斗鱼和最近比较火的映客等。前者跟你的APP功能和用户需求相似,只是针对的目标用户群不同;第二类也承载了即时通信的功能,但是他们的赢利点并不在即时通信这场目标方向并不一致,但是其APP的功能需求与自身APP的功能需求互补的APP。

例如,假设你的APP定位是一款即时通信类APP,那你所要考虑选择竞品的类型就包括:第一类可以选择如微信、陌陌、QQ、聚聚等,第二类可以是YY、斗鱼和最近比较火的映客等。前者跟你的APP功能和用户需求相似,只是针对的目标用户群不同;第二类也承载了即时通信的功能,但是他们的赢利点并不在即时通信这一功能上,所以也可以当做参考,如图1-2所示。在竞品数量选择方面,并不是越多越好的,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优质和适合的竞品。

图1-2 找准竞品分析目标

信息决定未来(挖掘信息)

在确定好竞品目标之后,下一步就是挖掘竞争对手的信息,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常用的方法。

第一步:收集资料

收集APP的数据资料,如了解APP的下载量以及市场方面的数据。

收集APP的其他信息,包括关于APP的新闻、研究报告、用户对APP的评论、网友的评论文章、对APP的评价和用户体验方面的感受等信息。

第二步:收集资料的一些渠道

可以从公司内部的资源,运营部门去获取对手的信息,也可以从如艾瑞、QQ群、知乎、36KR、快鲤鱼、虎嗅、官网、搜索引擎等平台去获取行业动态和APP信息或者从调研竞品的细分用户人群去了解竞品的使用情况。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信息的筛选和收集要根据做竞品分析的目的去收集,才会准确和有针对性,如图1-3所示。

[图片]图1-3收集资料

数据是支撑(分析数据)

在得到大量的信息之后,就需要对信息进行详细分析,一般要分析以下几个部分:市场趋势(行业现状)、竞品的企业愿景(APP定位、发展策略)、目标用户(主要输出人物画像)、竞品的核心功能、交互设计、APP的优缺点、运营以及推广策略、总结并提出对APP的参考建议。可以针对不同的项目目标,选择合适的部分去分析。在前期,竞品分析一般用到的方法有SWOT法、KANO模型、波士顿矩阵(四象限对比法),每种方法的定义如图1-4所述。

图1-4 竞品分析方法的定义

这里主要叙述SWOT模型的使用方法。SWOT代表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

优劣势分析主要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可能的影响上。

本文转载于:好运互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