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总统杜鲁门说,“至于地面上的作战和占领区域,没有进行任何讨论,因为当时没有人想到,不管是美国的或者是苏联的地面部队,会在短期内进入朝鲜。”美国人当时的真正想法是:全朝鲜有那么多日本兵,要是去占领“可能遭到重大伤亡”,还是让苏联人去承担吧,美国等着坐收渔利就可以了。

“三八线”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国协议以朝鲜半岛上北纬38°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这就是现在朝鲜和韩国的军事分界线。

说起“三八线”责任还得归咎于小日本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朝鲜半岛这个曾在某种程度上依附于中国的王国受到了日本的统治

1896年,俄国和 日本 为争夺对这个国家的统治权而交战,战争的结果是双方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从而将 朝鲜半岛 分割为两半,而分割线便是北纬三十八度线。后来 日本 人赶走了俄国人,1910年8月,日本迫使大韩帝国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盟国首脑在商议战后国际安排时也谈到了朝鲜的命运。因为当时朝鲜是完全被日本占领的,战后完全没有政府可以接管。所以需要盟国托管。

“三八线”大国博弈的产物

在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上,罗斯福、蒋介石和丘吉尔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对朝鲜问题是这样说的:“我三大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在紧接着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又与斯大林讨论了朝鲜的前途问题。斯大林说他看到了《开罗宣言》,并说朝鲜应该获得独立。他还同意在朝鲜能获得完全独立以前,需要有那么一段准备时间,也许需要40年。

到了一九四五年雅尔塔会议时,美国总统罗斯福虽身缠重病,但他依然清醒地意识到,随着日军的覆灭,长期被日本占领的朝鲜半岛将出现政治上的真空。对于美国人来讲,他们不认为凹凸不平的朝鲜半岛对美国在战略上有多大的意义,在整个远东,他们占领日本本土已经足够了。但是,美国却无时无刻不在关心苏联的势力划分到了哪里。为了促使苏联对日本宣战,罗斯福和丘吉尔向斯大林作出的让步包括同意由美国、英国、苏联、中国四大国“共同托管”朝鲜。朝鲜再一次成为强国政治的一件抵押品。美国虽然并不觊觎朝鲜,但它坚持在朝鲜插手的理由却值得注意,因为它既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冷战开始的信号,也是未来美国涉足朝鲜战争的最根本的原因,即“美国在朝鲜没有长远的利益,他所希望的是朝鲜成为阻止苏联进攻日本的缓冲地带”。朝鲜战争爆发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回忆录中写道:“国务院极力主张在整个朝鲜的日本军队应由美国受降。但是,我们要是以必要的速度把军队运送到朝鲜北部,那就无法保证我们在日本抢先登陆。”美国人当时的真正想法是:全朝鲜有那么多日本兵,要是去占领“可能遭到重大伤亡”,还是让苏联人去承担吧,美国等着坐收渔利就可以了。

具体是哪个人画得线呢

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尚武,交给他一份苏联对日宣战通告。九日零时,百万苏联红军从各个方向突入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与此同时,苏联的几个红军师越过中国东北边境,向朝鲜半岛急速推进。到了这个时候,世界上也就没人知道这些红军战士会在朝鲜的什么地方停下来了。波茨坦会议并没有明确在朝鲜的国土上哪里是美苏双方都认可的占领分界线。当美国人听说苏联军队已经进入朝鲜半岛时,他们开始有了最隐秘的担忧。因为在这一天,距离朝鲜半岛最近的美军还远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冲绳岛上。

“应当在朝鲜整个地区就美国和苏联的空军和海军的作战范围划一条界线。”美国总统杜鲁门说,“至于地面上的作战和占领区域,没有进行任何讨论,因为当时没有人想到,不管是美国的或者是苏联的地面部队,会在短期内进入朝鲜。”

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晚上,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召开紧急会议,磋商如何不让苏联在远东占到便宜以及如何保护美国在远东的利益。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的参谋人员中,有一位叫迪安.里斯克的年轻上校,他指出既然没有可以立即投入使用的部队,加上时间和空间上的因素,抢在苏联军队前面进入朝鲜是不可能的。国防部长助理让迪安和另一位上校参谋到隔壁的第三休息室尽快搞出一个“既能满足美国的政治意愿,又符合军事现状的折中方案”,并且“要在三十分钟之内搞出来”。两位年轻的职业军官在休息室里面对着朝鲜地图发呆,因为在这之前他们从没有关注过这个遥远的国家。此时,迪安根本不曾想到自己的一生将从此和朝鲜打交道,而且因为朝鲜的战事他将从此官运亨通。迪安的目光在朝鲜半岛狭长的版图上尽可能中间的部位搜索着——“如果我们提出的受降建议大大地超过了我们的军事实力,那么苏联就很难接受。”于是,他设想按朝鲜的行政区域划分出一条界线,提供给美苏首脑们去辩论,但此刻迪安面前的朝鲜地图上没有行政区的划分,而三十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迪安拿起一支红色的铅笔,干脆利索地在面前的朝鲜地图上画出了一条直线,这条线和四十九年前日俄分割这个国家的那条线完全一致:北纬三十八度线。

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就这样被一个从来没有到过朝鲜的年轻的美国参谋在三十分钟的时间里分割成了两半。

让美国人意外的是,斯大林没有对这条线表示反对。苏联第一远东方面军南翼部队在太平洋舰队的配合下,迅速切断了日本关东军与日本本土的联系,自十日起相继占领了朝鲜北部的雄基、罗津、清津、元山等港口,十九日攻占平壤。然后,打击占领朝鲜半岛的日军的苏联红军停止在了三八线上。

在进攻朝鲜半岛的苏联红军中有一支朝鲜部队,这支朝鲜部队的司令官名叫金日成。

苏联红军占领平壤二十天后,美军第六、第七、第四十步兵师在朝鲜南部的仁川、釜山港登陆。尽管美国人知道这次军事行动只是去接受投降,无异于坐收苏联红军的胜利成果,但他们还是为这次登陆行动取了个诡秘的代号:“黑名单”。从仁川登陆的美军不停顿地行军,最终也到达了北纬三十八度线。至此三八线一直沿用至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