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甲升降级附加赛次回合比赛中,梅县铁汉主场2-1战胜陕西大秦之水,从而以总比分3-2力压对手,顺利留在中甲。不过,当值主裁判马宁的判罚在赛后引发争议。陕西媒体《西安晚报》撰文抨击了这名中超金哨,而马宁甚至还被球迷上诉到了亚足联。

根据《西安晚报》的报道称,在陕西大秦之水与梅县铁汉的生死战中,马宁的判罚尺度明显不一:梅县铁汉队有争议的越位进球被判有效,禁区内的手球犯规却不入马宁法眼。而陕足的第二个进球,不少球迷都认为是好球却被吹无效,马宁对客队发牌更是毫不手软,全场7黄一红全部发给了山西队。赛后,陕西省球迷协会会长柯兴平表示:“马宁使用双重标准执法,不配‘金哨’称号。我们有球迷已经把这场比赛的争议进球视频转发亚足联进行鉴定,我们要讨一个公正的说法。”而陕西长安竞技俱乐部已经收集了相关视频资料,俱乐部将保留进一步向中国足协申诉的权利。

事实上,争议判罚在今年中超实施VAR视频助理裁判后,有关主裁判的判罚问题就更为受到媒体和球迷的关注。由于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因此体育赛事中对裁判的要求就需要更为严格和细致,否则很可能被冷冰冰的机器抢了风头。不过要说道裁判的执法水平,中国的裁判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整理,小编也盘点了2018年的中超三大争议裁判。

马宁

1979年出生的马宁,现为国际级裁判员,执法过中超、亚冠等赛事,获得了2016年、2017年中超“金哨奖”。不过在足球圈,马宁的口碑却不太好,向来以出牌多、爱判点球的彪悍行事作风闻名。在中超赛场,马宁更是经常因争议判罚引发热议。本赛季亚冠决赛首回合,鹿岛鹿角与波斯波利斯的比赛由马宁执法。不过正是由于他的判罚,引发波斯波利斯主帅的抨击:“这场亚洲最重要的比赛被裁判(马宁)毁了。”不过就在今天,《北京青年报》记者肖赧微博透露,马宁以及其他3位中国裁判将执法2019年亚洲杯赛事。

石祯禄

1978年出生的石祯禄,2007年开始担任中甲联赛主裁判,2011年开始执法中超联赛,2013年成为国际足球裁判。值得一提的是,石祯禄晋升为国际足球裁判的前一年只执法了4场中超赛事。足协的解释是国际足联和亚足联对国际足球裁判的初次申报设有年龄限制,有媒体因而质疑中国足球裁判人才的匮乏。

中超第13轮比赛,一方客场与人和的比赛中,石祯禄3次到场边观看VAR,分别事关红牌、进球和点球。虽然经过改判纠正了错误,但比赛完全支离破碎。在今年足协杯1/4决赛次回合,广州富力主场3-2战胜江苏苏宁易购的比赛中,当值主裁判石祯禄更是站在风口浪尖。他多次无视苏宁易购球员特谢拉和黄紫昌等球员被侵犯,并在补时最后阶段通过VAR给了富力一粒“争议”点球。

考绍伊

1975年9月10日出生于匈牙利的考绍伊,2003年成为国际级裁判。先后执法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世界杯、2011年欧冠决赛、2012年欧洲杯等重大赛事。而最后这一位“争议”裁判同时也是欧洲金哨,他在一场中超关键战的判罚,却值得所有国内裁判学习。在中超第13轮补赛上海上港对阵广州恒大的比赛中,全场出现了四粒进球都被判无效的情况。然而在赛后,球迷一致认为主裁判考绍伊的判罚公正而果断,是教科书级别的执法,却对于当值视频助理裁判马宁提出了质疑。

除了考绍伊之外,今年出现在中国的外籍裁判并不少:亚洲金哨乌兹别克斯坦人伊尔马托夫、俄罗斯世界杯主裁判马修·康格、世界杯裁判巴林著名舒克拉赫。事实上,这样庞大而华丽的裁判阵容,一方面可以看出足协在竞赛公平方面做出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映衬着国产裁判确实难以让人放心。

那么你如何看待中国国内裁判业务能力不强的现象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