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春秋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其中的标志之一就是“陪臣执国命”。孔子将“陪臣执国命”评价为:“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那么让孔子感到深恶痛绝的春秋“陪臣执国命”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西周实行分封制,天子的领地叫“天下”,将天下的部分领地分封给诸侯,诸侯的领地叫“国”,将所有的部分领地分封给大夫,大夫的领地叫“家”。诸侯、大夫对领地的统治是独立的,天子诸侯基本不干涉。


辅佐天子、诸侯、大夫治理领地的官员臣属则被称为“陪臣”。在西周和春秋前期,诸侯是天子的众多陪臣之一,大夫也是诸侯的陪臣之一。不过在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陪臣基本上专指效忠于大夫的家臣。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西周分封制基本解体。本应该是天子之臣的诸侯架空天子,展开争霸。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作为诸侯之臣的大夫发展起来,架空了自己头上的诸侯,鲁国的“三桓”大夫就是如此。

大夫为了能完全控制国政,一方面扩张自家领地以扩充实力,另一方面则长居国都以世袭垄断实权官位。不过这样一来,大夫自然无法直接管理自家的领地,只得将领地的统治权下放给自己的家臣代管。


大夫的权力基础是自家的领地,而这些领地大部分被家臣(陪臣)控制,大夫自然逐渐被自己的家臣架空了。被大夫控制的诸侯国政也随之转移到了大夫的强力家臣(如阳虎)手中,这就是“陪臣执国命”。


家臣在西周分封制中是等级最低的贵族,而他们却在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控制了诸侯国政,这标志着分封制乃至整个礼乐制度已经全面崩溃。孔子一直主张恢复礼乐制度,当然对此深恶痛绝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