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后又看到祝枝山有一首《杂题画景》里面有一句“柳娘标格重经眼,玉屑珠尘满扇头”,又出现了一个“柳娘”,而清朝诗人姚燮写了一首词叫《疏影• 新绿》里面有“问柳娘、晓理鸾梳,鬓底几丝烟续”,依然有一个“柳娘”,显然这个“柳娘”在唐伯虎祝枝山的诗里应当是一个歌妓的名字,但是在其它诗词中,这个柳娘和萧娘,谢娘,吴娘,蜀娘一样是一类女子的代称。但从全诗来看,这个柳娘应当就是指向东坡求诗的小女儿,因此绝计不可能是歌妓或小妾的名字。

诗词中的“柳娘”到底指的是谁?

偶尔读到唐伯虎一首《香柳娘》,从诗题上看,这个柳娘应当是一名美貌歌妓的艺名。然后又看到祝枝山有一首《杂题画景》里面有一句“柳娘标格重经眼,玉屑珠尘满扇头”,又出现了一个“柳娘”,而清朝诗人姚燮写了一首词叫《疏影• 新绿》里面有“问柳娘、晓理鸾梳,鬓底几丝烟续”,依然有一个“柳娘”,显然这个“柳娘”在唐伯虎祝枝山的诗里应当是一个歌妓的名字,但是在其它诗词中,这个柳娘和萧娘,谢娘,吴娘,蜀娘一样是一类女子的代称。

于是我撩了一下度娘,遗憾的是没有找到哪怕一丝一毫的解释。所以,来了兴趣,准备索隐一番,看看这个秋娘的真身到底是谁?

先把带有“柳娘”二字的诗文搜索一下。

杨维桢《吴下竹枝歌》中有“小娃十岁唱桑中,尽道吴风似郑风。不信柳娘身不嫁,真珠长络守宫红。”之句,可以看出这个柳娘应当是入藉的歌妓。而“竹枝歌”应当是取典故于《竹枝词》,而柳便是杨柳枝,因为杨柳形状袅袅婷婷,很容易联想到少女美好的身材曲线,所以这个“柳娘”小可认为应当是指身材娇好的青春少女,或者是年纪青青的歌妓。不论是哪一种解释,都可以和唐伯虎,祝枝山甚至是姚燮的诗词中的描写相符合。

直到看见的另外两首诗。

一是陈允平的《浣溪沙》,全词如下:

双倚妆楼宝髻垂。佩环依约下瑶池。鬓边斜插碧蝉儿。

不嫁东风苏小恨,未圆明月柳娘悲。舞休愁叠缕金衣。

《浣溪沙》下片前两句是对仗结构,上片尾三字是苏小恨,即名妓苏小小,那么下片的柳娘悲,即应当是与柳姓相关的具体人物。而且身份不会太高,因上用平常女子与歌妓对偶,终嫌不够恭敬,因此,这个柳娘应当也是一名歌妓或小妾之类的美貌女子。

宋朝以前姓柳的女子,我只查到两个,一个是柳青娘,传说是唐代名妓,曾和李白晁衡似乎相识,相关资料却是元曲,宋朝以前的资料小可没有查到!另一个是《章台柳传》中的柳氏,她本是别人的小妾,后来爱上韩翊,被主人成全。后来安史之乱,两人历经悲欢离合,终于团圆。这也与诗中的“未圆明月”相符合。

二是苏东坡的《题领巾绝句》,全诗如下

临池妙墨出元常,弄玉娇姿笑柳娘。

吟雪屡曾惊太傅,断弦何必试中郎。

据记载,这首诗是朋友家的小女孩儿以领巾(类围巾的丝织品)求诗,苏东坡便欣然写下了这首诗。

第一二句是有些近似于对仗关系,临池是书法家张旭,元常是书法家钟繇,弄玉是古仙人弄玉,那么柳娘也应当是一个人物名称。正常来说,应当是与柳姓相关的具体人物,要么此人姓柳,要么绰号带有一柳字,或者是柳姓名人的妻子,或者与柳相关的女子。但从全诗来看,这个柳娘应当就是指向东坡求诗的小女儿,因此绝计不可能是歌妓或小妾的名字。

从下面两句看,吟雪一句是说谢道韫咏雪诗“未若柳絮因风起”惊讶到谢安(谢太傅),断弦是说蔡文姬六岁时听到父亲蔡邕(蔡中郎)弹琴时弹断了琴弦,便知道断的是第几根弦,比喻其音乐天赋很高。

第一句说自己在领巾上题诗,第二句说小女孩儿的相貌,第三句说诗才,第四句说音乐。

那么这个东坡诗中的柳娘这么理解对不对?

第一句有两个书法家,那么二个句是不是应当有两个仙女?那么这个柳娘应当是一个仙女才对!因此,小可把能找的线索全翻了一个遍,终于在《太平广记》中找一个柳氏,但怎么看都不符。于是想,而将朋友的小女儿形容成仙女是不是很讨巧的写法?

因此,柳娘竟然有好几种解释。

一,歌妓代称。

二,《章台柳传》中的柳氏,借指有情人。

三,身材娇好的女子。

四,谢道韫。

五,清新小女孩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