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欣慰的是,通过60多年的国内影视业发展,国际最大的反派科幻题材“丧尸病毒”系列,终于在国内大陆开花结果。这点是影视业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已经有意识认识到了,对待“文化竞争”的思维。

本文对于“文化竞争”的体系,不会过多的进行文笔,当然笔者会在之后的“学习以及文献参考中”,论证国际文化竞争、推广的重要性,因为这属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符号。正所谓“文化强民族强”的根本。

回归正题,冯钢执导的《一往无前》1的上映,在业内确实形成了一股“业界反思”,很多业内影视大佬在“嘲贬”冯钢的国内首部科幻丧尸题材剧,制作成本低廉的同时,也慢慢的笑不出来了。毕竟影视寒冬下,冯钢这种以个人持之以恒的态度,居然真的做到了国内丧尸第一人,如果以后类似冯钢这样的拼搏的状态,成了国内新影视人、新影视创作人的常态,那么资本方们的固有市场必定会受到极大的冲击。竞争会在管理部门宏观的体系支持下,让国内影视市场变的更为的活跃。这是文化振兴的开端,也是最为重要的改革。

创新成了根本,明星效应将从资本运作逐步改变为能力与才华的火拼。这是好的现象,就完全成就了那句:“艺人拼到最后,拼的是才华。”那么,《一往无前》2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呢?首先是资本方对于新产业的理解,将一定会有质的变化,也就是说,实际上冯钢现今应该具备了直接和一些资本方洽谈的可能,因为敏锐的市场嗅觉,聪明的资本方一定不会浪费不错的市场资源,冯钢绝对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棋。所以,《一往无前》2的投资成本,会有一个质的提升,这会让这部戏具备了革新的资金基础。

《一往无前》2剧情的提升,关注这部戏的都知道,冯钢第一部实际投资是以500万杜撰的,最终他只有100万的成本,1/5!并且被强行要求在24天成片。这种实际情况看来,冯钢是不可能完成其第一季剧本的全部内容的,不论场面上和剧情上。举个大家都认可的例子就是,“1块钱的代可可脂巧克力和5块钱的德芙,口感能一样吗?”顾名思义,冯钢应该在充分利用资本革新的情况,将第二季的故事完整的演绎出来,尽可能剧本杜撰时在根本上就正好贴合在投资成本上。不要出现第一季本身500万成本,得到了100万投资,第二季1000万投资,得到500万成本的情况。毕竟自己能力再强,你也不可能做“无米之炊”的事,不是冯钢做不了,是谁也做不了。

一定要懂得,影视作品,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能力大小的问题,影视作品是所谓“摄影、灯光、美术、后期、音乐”等等每一位艺术家的结晶,影视剧作品创作以及影视创作人和音乐创作人是不同的,因为现今的数字时代,音乐创作人靠自己的才华,可以通过“数字软件”合成你想要的音乐,但是影视创作人,你需要很多人来协同应对影视产品的视效、音效,这根本就不是个人能力大小的事情了,总是自己拼,迟早会被压的喘不过气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