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字典里,“克”是克敌制胜,“虏”是胡虏敌酋,“伯”则是尊敬称谓,当初中国人第一次接触这家以生产火炮著称的公司时将其翻译成“克虏伯”是不是也寄托了中国人的某种期望呢?

  1894年,随着黄海海面上的一声惊天巨响,大清帝国的定远舰主炮喷射出一股浓烈的火焰,同时一颗重达三百公斤的炮弹以五百米每秒的速度向日本联合舰队飞去,决定东亚政治格局的甲午海战进入高潮。而这门愤怒的巨炮正是德国克虏伯公司为北洋舰队量身定做的305毫米舰炮。那么那个年代的中国人为什么会对克虏伯的军工产品情有独钟?克虏伯这个生于钢铁,长于战争中的企业又有着怎样非凡的身世呢?

  克虏伯最初是一个普鲁士家族姓氏,1811年弗里德里希·克虏伯以家族名义创立了克虏伯铸钢厂,这便是后来名满天下的克虏伯军工帝国的前身。客观地说克虏伯品牌刚刚建立之时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毫不为过,老弗里德里希奔波一生,铸钢厂始终在半死不活的状态下挣扎。到1826年弗里德里希去世时仍然看不出这个日后令整个欧洲都闻风丧胆的钢铁巨兽有什么特别之处。转机出现在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接手之后,与他的父亲一样,阿尔弗雷德对铸钢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痴迷,甚至在他眼里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或者生意,而是他的整个生命。

  为了学习更为先进的铸钢技术,阿尔弗雷德曾经匿名到英国铸钢厂当学徒。在其执掌克虏伯企业期间,相传他的太太有一次央求他花费一个晚上时间与自己去听一场音乐会,但克虏伯的回答是:“我不能,因为我要看着我的烟囱冒烟,听着工厂里的敲敲打打,在我眼里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交响乐。”钢铸大炮是近代技术进步的产物,在此之前古典大炮以青铜和铁为主要原料,装填方式为前装。

  此时进入了19世纪,克虏伯抓住了历史赐予的两大机遇:一是德意志迅速崛起的快车,强大的军事力量需要以雄厚的军工能力为保障,而巨大的武器需求可以为军火制造商提供巨额订单;二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鲁士人的精益求精加上当时迅速成熟的军工技术让克虏伯如虎添翼,这也是后来克虏伯武器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早先的克虏伯铸钢厂以制造火车轮子等民用产品为主要业务范围,但精明的阿尔弗雷德在欧洲频繁的战争中发现最赚钱的买卖无疑是与国家做生意,而国家最需要什么?当然是优质的武器。

  于是克虏伯转行生产大炮,1844年克虏伯推出第一门大炮,1855年推出铸钢大炮,由于耐用程度远胜青铜大炮,克虏伯很快得到普鲁士国王和军队的认可。从此克虏伯公司将自己的命运与德意志民族的盛衰捆绑在了一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