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实事求是说,如果鸦片战争爆发在康熙年间,康熙是稳赢的。

首先以英国当时的实力说,康熙年间的英国,虽然完成了“光荣革命”,国家走向高速崛起的快车道。争夺殖民地的战争也打的热闹,但是以“侵略中国”来说,却还是鞭长莫及。

当时英国在亚洲,虽然也在印度设有东印度公司,但十七世纪下半叶,是奥朗则布统治下的印度莫卧儿帝国极盛期,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只是在那里默默扩展实力。虽然奥朗则布晚年,印度已是四分五裂,但英国人开始动手征服印度,却要等到18世纪中叶时。

也就是说,比起道光年间,已经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来,康熙年间的英国,连印度都没彻底搞定。想要侵略中国?脚跟都站不稳。

更重要的原因是,康熙时代的清王朝,无论海陆军,以装备和战术来说,都还属于当时世界高水平。

康熙时代,正是清王朝积极引进西方科技,大力升级军火战术的年代。以军队火器装备来说,虽说清军的鸟枪装备量有限,火炮装备却十分强大。清王朝火器大师戴梓开发的“子母炮”等中型火炮,是当时世界先进水准。南怀仁等传教士们,也为清王朝带来了重炮技术。外加明朝留下来的“铜心铁胆”技术,清朝在铸造火炮方面,更有当时西方欠缺的规模生产优势,可以快速低成本制造大量重炮。

而在康熙年间的雅克萨战争里,虽然当时清军无力攻克雅克萨梭堡,只能靠围困逼迫沙俄投降,但复盘整个战役看,攻坚不力主要出在战术指挥环节,而在清军与沙俄军队几次硬碰硬的野战里,当时的清军也体现出了极高战斗力。经过三藩之乱和雅克萨战役等大战锤炼的清军精锐,完全可以在主场痛打英国侵略者——如果他们敢来。

甚至,如果真要开打,可能真正的大战,会直接在海上解决:与道光年间水师孱弱的清军不同,康熙年间的清军,水师建设不惜下血本,特别是在收复台湾以后,归降的南明郑家海军,也与清军水师组成了空前强大的舰队。

此时清王朝,已熟练掌握明朝传承下来的鸟船技术,可以制造五十米长拥有双层炮台,装备重型火炮二十门以上的大型战舰。以清朝大臣张学礼的估算,这种重型战船,比荷兰大型战舰还要巨大,堪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甚至,张学礼作为使臣,去琉球担任出使任务时,就干脆挑了两艘战舰前往。两艘各五十六米长载炮二十四门的巨型战舰,叫当时的琉球与日本都惊骇不已。而在清朝水师里,这种大型战舰,总数有五十艘之多。如此规模的舰队,不但称霸东亚海洋,更堪称当时世界顶级。

而同样擅长航海的英国人呢?印度还没拿下,他们绕过半个地球打来,装备舰船又没有绝对优势,综合说来,全军覆没倒是“大有希望”。

但是,就算康熙赢了又如何?

康熙时代,这样堪称“世界级”的军事家底,在近二百年以后,又变成了什么样?嘉庆年间清王朝铸造的火炮,居然连明朝火炮都不如。鸦片战争时清军的火炮,竟只能按照康熙七年的图纸制作。水师更只剩下了可怜的小船,根本没法和人家打。

大好的家业,败坏成了这个样子。只要清王朝闭关锁国的思路不改,就算康熙年间把英国人胖揍一场,等到了道光年间,还得叫人家轻轻松松打回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