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会见了来京出席优化营商环境高级别国际研讨会的世界银行行长金墉一行。金墉说,中国在世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大幅提升32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其中凝结了北京市在营商环境改革上付出的巨大努力。北京在中国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世行将全力支持北京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为广大企业和公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便利。

北京的努力有多大呢?说实在的,我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亲身经历了这场营商环境改革,切实体会到了改革的力度和力道。比方说,精简我单位的公共服务事项吧,我们共有16项,起初征求大家意见,大家都不愿意改,都表示有难处,可是一把手一上手局面立马就变了,终于精简了6项,合并了2项,完成了精简50%的任务。现在想来,这些精简事项确实应该精简,比如,好多事项摆在那里好几年了,从来没有使用过;再比如,有的事项非常相似,完全没必要单列。等等,都反映了这场营商环境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但是据我了解,这些还不够,下一步在营商环境方面的改革还要深化下去。正如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见金墉时所强调的,北京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扩大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加关注企业和公众获得感,努力创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坚持市区领导走访服务企业,建立对企业常态化的“服务包”制度,依规按政策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以服务业扩大开放为突破口,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打造全面开放的国际化环境。我们近期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北京效率、北京服务、北京标准和北京诚信四大示范工程,推动北京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可见,北京的营商环境虽然在全国带了一个好头、走在了全国前列,助力中国排名进入世界前50名,可是改革仍在继续。

为什么?因为中国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及部门从上到下都认识到了一个共同的真理:那就是“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这一真理,世行金融、竞争力与创新局高级经济学家马尔钦·皮亚考斯基谈得非常精准,他认为,改善营商环境对每个人、各种类型的企业,都会带来非常大好处,包括大型企业、小型企业,以及国内外的企业等,都有一定的裨益。他表示,在世行营商环境评估报告里,重点关注的是中小型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在资金、人脉方面都有所欠缺,他们每天跟政府服务窗口打交道,如果营商环境改善就能够让他们直接感受到好处。他说:“改善北京的营商环境,不但对北京吸引外来投资有好处,对本地企业也是获得很大好处,这也有助于北京成为创新城市。”

因此,改善营商环境,其实就是在改善人们的生活,就是在满足人民群众在美好生活上的向往。因为只有亿万人民群众创业就业了,收入有保障了,幸福生活才能到来。这方面北京是不会停步的。

文/王令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