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天低着头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各种电子产品的使用让人在工作之外也常常低着头,再加上空调的广泛使用,所以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导致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特别是会计、设计师、外科医生、电脑操作者、记者、秘书等职业者,更是颈椎病的高危人群。

颈椎病的5大危害

1、中风

据不完全统计,中风病患者中有90%以上都有颈椎病,可怕的是很多人都不注意,到中风后才发现是颈椎病诱发了脑部神经压迫导致了中风。

2、猝倒

要是由于椎动脉压迫所以引起,由于对颈椎健康的不重视很多患者被误诊为神经性偏头疼,时间得不到正确的治疗严重的患者将导致脑淤血和突然猝倒。

3、脑梗塞、脑萎缩

很多颈椎病患者因椎动脉痉挛、栓塞、而诱发为脑梗塞、脑萎缩等疾病。

4、瘫痪

有很多颈椎病患者对颈椎病的认识不足,不重视,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疗,颈椎病变造成脊髓、神经等的刺激与压迫就很容易导致单侧或双侧上肢瘫痪或大小便失禁。

5、经常性耳鸣甚至耳聋

很多颈椎病患者由于脊椎受压,颈椎的交感神经末梢受损,导致供血不足,最后导致为经常性耳鸣甚至耳聋的严重后果。

所以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下面就介绍一穴一方,再加三个动作,巧治颈椎病,赶走病痛!

一个穴位专门对付颈椎病

仔细看看这幅图,首先让你右边的手背朝上,看到了吗,在食指和中指的中间,往外是手指缝,往里是两股筋。

顺着手指缝朝向两股筋的方向,用你左手的大拇指,按住两股筋中间的凹槽往前推,一直推到推不动的时候,有一个生理凹陷,上面是连着的,下面是分开的,这就是主管我们颈椎的穴位,用力按它就是!

按起来酸酸的,当然左手也是同样道理……以此类推,在中指和无名指的同样位置是主管胸椎的穴位,在无名指和小指的同样位置是主管腰椎的穴位。

原理: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里是这么说的: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间,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隔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意思是说:大肠经起于食指的桡侧端的商阳穴,沿着食指桡侧上缘和第一、第二掌骨间的合谷穴,向上进入两筋之间的凹陷处,沿着前臂桡侧上缘,至肘部外侧,经上臂外侧前缘,经肩,走肩峰前缘,转向项部,至第七椎棘突下的大椎穴,与诸阳脉会合,再向前下进入缺盆部(锁骨上窝),下行络于肺,穿过膈肌,属于大肠。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旁,穿过面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旁,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左右两脉交于人中穴,尔后分别夹行鼻孔两侧,止于鼻旁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交接。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的棘突凹陷里,也就是说,由于这条经络是从食指经过颈椎通向人中的,所以你按这个神奇穴位就能遥控处理那边的颈椎问题!

一个偏方,巧治颈椎病

国医大师熊继柏,在遵循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以结合一些专病专方,并且说了一个他自己治疗颈椎病的方子,叫做葛根姜黄散。

这个方子的组成特别的简单:葛根30g,片姜黄15g,威灵仙15g。这么简单的几味药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葛根,是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这味药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具有很好的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等病症。

姜黄,是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胸胁剌痛、闭经、癓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等病症。

威灵仙,是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山蓼)或东北铁线莲(黑薇)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等病症。

这个方子当中葛根用到了30g,也许一些人要奇怪了,为什么在葛根的功效里面没有提到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却在它的应用上有提到呢?《伤寒论》中讲到治疗“治大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的时候,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了葛根,除了利用葛根发汗解肌退热的作用外,葛根对于缓解肌肉痉挛也有很好的效果,在《伤寒论》治疗痉证中的刚痉出现的“项背强直”用葛根汤来治疗也说明了这一点。

除此之外,葛根还有一定的通经活络的作用,多数颈椎病都与感染风寒阻滞气血经络相关,《神农本草经疏》记载:葛根“发散而升,风药之性也,故主诸痹” 。可见此处大量使用葛根意在解肌疏风通络。

姜黄,有很强的活血作用,因此称为“破血”之药,既可以破血行瘀,又可以疏通经络而止痛。除了这个作用以外,姜黄本来就是治疗“漏肩风”的要药,《证治要诀》记载:“片子姜黄能入手臂治痛,其兼理血中之气。”对于颈椎病引起的肩臂疼痛,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最后,这个方子还有用到威灵仙,《神农本草经疏》记载:“主诸风,而为风药之宜导善走者也。”具有很好的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效果。可以和葛根一起使用以增强祛风除湿的作用,还可以增强姜黄的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熊继柏的这个方子对于治疗颈椎病既可以作为基础方,又可以作为独立的方子,要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以加减化裁,应当是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三个动作改善血液循环

第一个动作:拍后背

用我们的手朝对侧的后背拍打,你拍打后会觉得这个地方放松了,肩部的肌肉放松了、血液循环改善了,对颈椎就会有帮助。

有很多人年纪大了,手够不着,根本打不到,打颈子上去了,这个没关系。

你如果没有办法这样敲打的话,你就从前面,前面没有后面的效果好,但是总比不打好。

第二个动作:踮脚

下面就是对颈椎有好处的另一个方式——踮脚。因为我们这背后这一条太阳经,从头顶到脚底,它都是太阳经通过的地方。我们伸展太阳经最简单的方法。

先踮起脚尖,如果脚尖踮得很平稳了以后,挺腰、抬头、仰头、用劲。这样一个动作做下来以后,整个背部受到了拉伸,包括你的颈。

这是循序渐进的,先把脚尖踮好,然后再考虑到仰头,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肩膀就很放松了,逐渐地在家里练,先练踮脚。

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实在是做不了仰头,你就光踮脚就可以了,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做得很好了,踮脚、仰头,同时保持一段时间。

如果再做得很好了,可以抬起来,抬一段时间,然后再平,这样的话,时间久了,对颈椎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两个简单的小动作可以保护颈椎,再给大家介绍一个睡前动作。

第三个动作:滚一滚,滚出健康——滚背

晚上睡觉前坚持滚背,可提升阳气,疏通督脉和膀胱经,修复受损的颈椎。

方法:躺在地上你把双膝搂在自己的怀里,头尽量勾着膝盖。就像一个轱辘一样,滚过去滚过来,滚36次。滚的时候呢,舌顶上腭,头尽量勾着,人就蜷在那儿就像个圆轱辘一样。

那什么在着地呢?脊椎在着地。你人这么蜷过来之后,整个人就是脊椎在着地,滚过来滚过去,专门通你的脊椎。

好了,今天的颈椎知识就到这里,我是健康养生医师,每天分享中医养生知识,喜欢的话,可以点击右上角的红色关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