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DJ,可能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画面都是夜店里炫目的灯光、台上戴着耳机摆弄设备的人、震耳欲聋的音乐、卡座上的交杯换盏与舞池里的尽情释放吧。

可是我第一次见阿荣时,是在龙舟池畔的神奇蘑菇。秋天的阳光明亮而不炎热,木制的三层小楼像一个刚拼好的乐高玩具。阿荣站在楼梯口,高高壮壮的,穿着简单的棉T和拖鞋,话未起,笑先露,一下子就打消了我的紧张与局促。作为一个泰国人,他讲中文的腔调着实有些奇怪,但对于简单的交流,却是相当游刃有余。

阿荣一边跟我聊着,一边把我带上了三楼。风吹得老窗户咯吱作响,光线不佳的酒吧后面,是另一方天地。Stand Play的工作室很像是古旧的绿皮火车,左侧是一格又一格放着设备的工作间,中间是可容两人并排通过的通道,而右手边就是刷着白漆的木窗和窗外青葱的树木。

“我这里的设备应该可以算是目前厦门能找到的最新的了吧,djm-900nxs2、cdj-2000nexus2、plx-1000、工作室里都有。因为我真的很喜欢电子音乐,每次一出新设备就立马买回来,这可能也是我为什么总存不下钱的原因吧。”阿荣说完就笑了,他身上有一种孩子气,可能是因为从15岁就开始接触电子音乐,并且十年如一日只专注于这一件事的时候,即使长相不断变化,心却会永远停留在那个时间吧。

说起来,在我以前浅显的认知里,一度以为DJ就算是电子音乐的“代表”。实际上,DJ作为一个表演者,其实只是电音界的入门级别。无论是House、Techno、Bass、还是Hip-hop,任何风格的音乐都需要在电脑上由producer创作出来。在这个领域里,很少存在所谓的即兴演出。有些DJ虽然也会自己Mixing,不过必须提前做出完整的乐曲。跟钢琴或鼓这一类常规乐器不同,并不是只要演奏就会有声音,电子音乐如果不提前制作好完整的乐曲,是不可能表演的。

好友小R和阿荣一样,都是想要为电子音乐正名的狂热爱好者,在她眼里,Stand Play并不能算是一个“团队”,因为团队总是有很多要求,每个人都只能局限在那一小块儿需要负责的部分里。可音乐,永远没有定论与对错。即使你今天喜欢打碟,明天也可以喜欢黑胶啊。只要真心热爱电子音乐,就能加入到Stand Play里玩儿,就一定会和阿荣成为朋友。

算上今年,阿荣已经在电子音乐这条路上坚持走了15年。不,不对,“坚持”这个词语未免太不准确,它的含义是意志坚强,坚韧不拔,是意志力的完美表现。而阿荣却一直是乐在其中的,他窥见了电子音乐里浩瀚的星辰,所以沉迷畅游在那片银河里。

其实阿荣的父母已经比绝大多数父母要开明了,从初中开始,都一直支持他玩电子音乐,但是作为爱好,可以;作为工作,不行。这并不是因为对于DJ的偏见,只是为人父母的担心——每一个家长对于彻夜不归的孩子,总充满牵挂。“所以我现在其实很少去演出啦,不想让家人觉得不安,我妈妈和太太知道我去演出的晚上,总是要等我报了平安才睡。而且玩了这么多年的音乐了,也不想让它完全沦为谋生的工具,更希望能在一个好的平台上把电子音乐传递给更多人,让喜欢电音的人也能像喜欢摇滚、喜欢流行、喜欢民谣的人一样,大大方方地放自己喜欢的歌给别人听。”

在中国刚开始做DJ的时候,阿荣穿着T恤去表演,那些穿着潮服带着墨镜的其他DJ总会嘲笑他low,他们告诉他说做这一行就是要很酷很冷,才能有范儿。可是这些人,一首曲子用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多。而阿荣的每一场演出,几乎都是半个月前就开始准备,好让自己总是有新的歌去给别人听。本来衣服的好坏,工作的种类,都只能代表不同的选择而已,为什么总有人觉得一就比二要高级呢?

“很多人学电子音乐,是为了用来耍酷、装逼,在他们的生活里,音乐并不是最主要的,当然,我不是说这样有错或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只是觉得这种人和我可能不够合拍,就无法成为朋友。”

后来阿荣开工作室时,因为不会宣传,又总觉得有实力就够了,没必要说得太多,所以没几个人知道Stand Play,当时有很多朋友就教他说要学会吹牛逼,明明有这个实力,但如果什么都不说的话,大家是不可能知道的。他就真的认真地去学习吹牛,但是学了很久也没学会,不过现在,起码能把他有的东西理直气壮地说出来,也算是进步了吧。

“我的第一个徒弟,是我在厦大读书的时候收的。其实一开始我真的不愿意去教他,因为那会儿我就自己背个小设备去到处演出,只是当做一个能赚钱的爱好。但是他整整跟了我两三个月,我让他走他都不走,然后我没办法,就只能吓唬他说‘你非要跟我学是吧?学费很贵,要五六万。’结果他居然想都没想就同意了。那天晚上我就飞去广东买了设备带回来,第一次让他来找我。也是从那时起,我打定主意要在中国开电子音乐培训班了,当然,我最后也只收了他几千块的学费。”

之所以不能草率地同意,因为老师这个词对阿荣来说意义很重他有五位老师,每一位都是很厉害的人,现在百大的榜单上,还有他们的学生。每一位老师传递出的思想就是认真与努力,所以现在阿荣学生也是一样的要求,天赋是极少数人才有的东西,努力才最有用,“当我的学生看见我也在努力,作曲的那几天每天都只睡两三个小时,他们也就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我不怕他们学不会,只要他们想学,一年、两年、三年我都会教。”

有这样一位老师,阿荣的徒弟们对电子音乐的热爱自然也不会少,演出前经常经常一大堆人兴奋地聚在一起讨论各种细节, 兴起时互相分享刚做好的音乐,他们总想把电音最酷最炸的一面呈现给所有喜欢的人。但如今国内电子音乐的氛围并不算好,行业内鱼龙混杂,各成一派;圈外人知之甚少,多有偏见。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局面,热爱它的人做出的努力,才显得尤为珍贵。

互动话题

你眼里的电音是什么样?

★ 全球百大DJ里你最喜欢哪一位?

最喜欢什么风格的电音?请在文末留言。

艺术西区 | 原创发布

----------------

欢迎分享

编辑 | 阿 桃

责编 | 板 邪

配图 | 来自阿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